作者:王雙福
材質:底片
年代:約1950年代至1960年代
尺寸:長:4 x 寬:3.5cm
取得方式:捐贈
原收藏者:石麗蘭
藏品描述:漢人開墾臺灣3、4百年來,水牛始終是臺灣最主要的生產力,在談灣開拓史上,扮演重要地位,更呼應著臺灣人刻苦耐勞的精神。臺灣本來只有野生黃牛,漢人來臺馴化了黃牛,也自華南引入水牛;荷蘭治理台灣時,引進一百多隻水牛,並教導本地農民農耕方法;鄭成功時代,鼓勵漢人至臺開墾,引進更多水牛幫助農人。直至1970年代(民國60年代)、1980年代(民國70年代)的臺灣農村,水牛耕田是最常見的景觀。讓水牛在泥水中打滾,可讓牛消暑,但主要是去除牛身上的牛虱,牛身上乾燥的泥土,並可在晚上防蚊蟲叮咬。
登錄號:KH2006.014.0137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