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質:紙
年代:1890年(光緒16年)
尺寸:長:47.5 x 寬:47.5cm
取得方式:購藏
原收藏者:吳榮峰
藏品描述:宗叔雲兄弟立出杜賣盡根田契字
文物說明
1.本件出杜賣盡根田契字為雲春、銀春兄弟將祖父遺下、坐落於尖山仔下面担水坑門口的單季水田一處,以賣價銀三百四十大員賣給美濃本家之宗侄秀春,於1888年(光緒十四年)4月議定立契。
2.「尖山仔」一名在黃叔璥《臺海使槎錄》中記為「武洛(一名大澤機,一名尖山仔)」,但是由於武洛社的遷移,乾隆年間之後則無尖山仔的相關記載。清代鳳山縣內有兩座尖山,其一為陳文達在《鳳山縣志》山川圖中標示於大崗山東南邊,〈乾隆二十五年臺灣番界圖〉則在此「尖山」標示有「尖山社」(今高雄市燕巢區境內的尖山);另一則是在「九芎林」東北方的「尖山」(今美濃區廣林里朝元寺後的尖山),仍然在番界線內。乾隆年間之後漢人才開始墾拓瀰濃地區,因此漢人將瀰濃平原北部的尖山與整個瀰濃平原概稱為「尖山仔」。根據上述說法,「九芎林」東北方的「尖山」應當與「武洛社」較為密切,九芎林以東的尖山位於美濃平原的頂端。
3.本件契字中田業坐落於「尖山仔下面担水坑」,可以得知「尖山仔」與「担水坑」距離應當相近。「九芎林」東北方之「尖山仔」(美濃區朝元寺後,一名廟後山),向西渡過雙溪(美濃溪上游)有一「坦水坑」(及坦水衍山),約略位於朝元寺渡過雙溪之西南方。「坦水坑」應該就是契字中所指之「担水坑」。
登錄號:KH2008.012.0015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