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素燒帶蓋陶鍋
登錄號:KH2001.015.0005的圖片(KH2001.015.005-0001A.JPG),第1張,共9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KH2001.015.0005的圖片(KH2001.015.005-0001A.JPG),第1張,共9張
登錄號:KH2001.015.0005的圖片(KH2001.015.005-0001B.JPG),第2張,共9張
登錄號:KH2001.015.0005的圖片(KH2001.015.005-0002A.JPG),第3張,共9張
登錄號:KH2001.015.0005的圖片(KH2001.015.005-0002B.JPG),第4張,共9張
登錄號:KH2001.015.0005的圖片(KH2001.015.005-A0001.JPG),第5張,共9張
登錄號:KH2001.015.0005的圖片(KH2001.015.005-B0001.JPG),第6張,共9張
登錄號:KH2001.015.0005的圖片(KH2001.015.005-C0001.JPG),第7張,共9張
登錄號:KH2001.015.0005的圖片(KH2001.015.005-D0001.JPG),第8張,共9張
登錄號:KH2001.015.0005的圖片(KH2001.015.005-E0001.JPG),第9張,共9張
材質:陶瓷
族群:臺灣閩南人
年代:清末至戰後初期
尺寸:寬:24.1 x 高:17.9cm
重量:2630g
原收藏者:郭文禮
藏品描述:子母口,束頸,圓腹,平底,近口緣處有雙繫,全器素面無釉。器蓋平頂斜壁,頂上有繫。臺灣俗稱為「狗母鍋」,因其口緣附有雙繫,又稱「雙耳」,由於此器為炊煮食物用的夾砂硬陶,故亦稱「砂碨」。根據小川尚義編修之《臺日大辭典》,「碨」讀音「ヲエ」或「オエ」,為「鍋」之意,屬臺灣台語漳州腔發音。相同造形之中國南方燒造產品,可見於東南亞水下考古出土清代沉船Diana號(沉沒於嘉慶二十一年,1816年)。
製作技法:拉胚成形,無釉燒成。

登錄號:KH2001.015.0005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金門酒廠敬製慶祝中華民國六十四年國慶紀念酒瓶)的圖片
藏品(風月報26期卷頭語(影本) )的圖片
藏品(缽形器)的圖片
藏品(矛鏃)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雜)的圖片
藏品(口緣殘件)的圖片
藏品(國防部總政治部印《共匪十刑圖解》)的圖片
藏品(瑞成書局出版《相毛勒桃歌》歌仔冊)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