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登錄號:KH2002.016.0069的圖片(KH2002.016.069-0001.jpg),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KH2002.016.0069的圖片(KH2002.016.069-0001.jpg),第1張,共8張
登錄號:KH2002.016.0069的圖片(KH2002.016.069-0002.jpg),第2張,共8張
登錄號:KH2002.016.0069的圖片(KH2002.016.069-0003.jpg),第3張,共8張
登錄號:KH2002.016.0069的圖片(KH2002.016.069-0004.jpg),第4張,共8張
登錄號:KH2002.016.0069的圖片(KH2002.016.069-0005.jpg),第5張,共8張
登錄號:KH2002.016.0069的圖片(KH2002.016.069-0006.jpg),第6張,共8張
登錄號:KH2002.016.0069的圖片(KH2002.016.069-0007.jpg),第7張,共8張
登錄號:KH2002.016.0069的圖片(KH2002.016.069-0008.jpg),第8張,共8張
作者:謝惠民
材質:底片
年代:1963年4月25日
取得方式:購藏
原收藏者:謝惠民
藏品描述:圖為臺灣省警備總部總司令陳大慶(1904年[光緒30年]出生於江西,1962年[民國51年]11月任臺灣省警備總部總司令,1973年[民國62年]8月22日逝世)搭乘海軍軍艦抵達高雄港,海軍艦艇上的士兵向臺灣省警備總部總司令陳大慶(舉手敬禮者)敬禮。
高雄港前身為打狗港,在明鄭時期僅為一小漁村,至清領時期才開闢為貿易港。日治時期因特別重視基本建設,因而芻議築(高雄)港,分期開拓,1908年(明治41年)開始進行築港計畫,分3期實施:第1期自1908年(明治41年)至1912年(大正元年),為期4年,航道加寬、加深,建造哈瑪星新市街;第2期自1912年(大正元年)至1937年(昭和12年),除了濬深港口外,更填築碼頭、倉庫及新市街用地,並新建哨船頭漁港,添購相關設備,使港口更具現代化規模,而附近的工業亦相繼設立,1920年(大正9年)將打狗港改名為高雄港;第3期自1937年(昭和12年)開始,但因戰爭的關係,並無大成果,且又因美軍空襲高雄港,碼頭、倉庫、設備幾乎全毀。戰後開始大約花了12年的時間重整高雄港,自1958年(民國47年)開始,執行擴建工程,並接續開發高雄加工出口區、前鎮漁港、臨海工業區、過港隧道、中島商港區以及貨櫃中心......等等。打狗港在日治時期由漁港轉變為商港,戰後除了打造工業港的同時,並發展為國際貿易港,至今仍為國內重要港口。
KH2002.016.069-0002:圖為臺灣省警備總部總司令陳大慶搭乘海軍軍艦抵達高雄港,海軍艦艇上的士兵向臺灣省警備總部總司令陳大慶(舉手敬禮者)敬禮。

登錄號:KH2002.016.0069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蛺蝶科(2))的圖片
藏品(竹製麻將)的圖片
藏品(臺灣北投產菱紋碟)的圖片
藏品(被捕國民黨員相關文件與中國共產黨資料)的圖片
藏品(牛左下前臼齒一枚)的圖片
藏品(雙翅目)的圖片
藏品(石環製作材料-周緣修整石環粗胚)的圖片
藏品(文殊菩薩畫像掛軸)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