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盧昱瑞
文物分類:圖書文獻類\藝術圖像
材質:數位影像
年代:2017年
取得方式:購藏
原收藏者:盧昱瑞
藏品描述:本影像為傍晚車水馬龍時的鎮福社,拍攝視角取自舊城北門的人行道轉角。
鳳山縣舊城又簡稱舊城。先是因1722年(康熙61年)朱一貴起義的影響,鳳山知縣劉光泗與參將陳炯倫運用清領臺初期已有之簡陋土堡造土城。左邊靠攏龜山,右邊連結蛇山,城外則有城壕。至1824年又爆發楊良斌之亂,於是臺灣知府方傳穟倡議官民合資改舊城為石城,計花費番銀92,106兩,1825年(道光5年)7月25日動工,1826年(道光6年)8月15日完工。石城建有北門(拱辰門)、東門(鳳儀門)、南門(啟文門)與西門(奠海門)等四個城門。此次城牆設計,因記取莊大田軍曾翻越龜山攻入城內之教訓,故「圍龜放蛇」,將龜山納入城內,蛇山圍在城外。2011年(民國100年),行政院文建會將鳳山縣舊城納入國定古蹟的範圍,擁有拱辰門、鳳儀門、啟文門與奠海門等遺跡,為左營的著名旅遊景點。
北門又稱拱辰門,位於左營區勝利路、義民巷、埤仔頭街交叉路口處,城門構造如南門一樣保存良好。形式則與東門類似,城門座面寬16.64公尺,深8.44公尺,城門座石砌以六角蜂巢式堆砌為主,門面前緣磚砌雉堞有九個,雉堞在轉角處成曲尺狀,臺座兩側設有磚階梯通達城牆馬道。外門額題為「拱辰門」,內額題「北門」,字跡雄渾,上款為「大清道光五年榖旦」,下款「督建總理吳春藏、黃化鯉,督造總理黃耀漢、吳廷歲」。
建於1661年(順治18年)的「鎮福社」,長期被視為是埤仔頭和北門的守護神,保佑庇佑家戶平安,五穀豐收。「鎮福社」為左營地區之七甲廟,位於舊城北門口,今埤仔頭路1號。供奉福德正神及將軍爺,又被稱為埤仔頭土地爺公。相傳創建於明鄭,至1825年(道光5年)時因舊城重建工程而加以整修。1883年(民國72年)時擴建。二戰時曾遭戰火波及,鎮福社一度遭到焚毀,直到戰後1961年(民國50年)才加以重建。現為國定古蹟。
登錄號:KH2018.021.0098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