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貓眼閃玉
僅限公開瀏覽
藏品記錄
編 目 號
:
M02-109A
中文 名稱
:
貓眼閃玉
英文名稱
:
Cat's Eye Nephrite
數 量
:
1
單 位
:
個
取得方式
:
購置/購買
到館日期
:
1982/06/19
採集地理資訊
採集地
:
台灣
礦物特徵資訊
礦物類別
:
矽酸鹽(Silicate)
礦物顏色
:
淺綠到綠色
礦物條痕
:
白色
礦物光澤
:
絲絹光澤
礦物透明度
:
半透明
礦物硬度
:
5 ~ 6
礦物比重
:
2.89 ~ 3.44
礦物解理
:
解理
礦物斷口
:
多片狀斷口
鑑定特徵
:
具有細長柱狀及纖維狀的結晶態。透閃石呈長纖維狀且在一定方向排列,經打磨後具有貓眼效應
礦物型態
:
塊狀
礦物晶系
:
單斜
化學成分
:
Ca2(Mg , Fe2+)5[Si8O22](OH)2
藏品描述
描述
:
標本M02-109A為貓眼閃玉,是一種貓眼石,貓眼石並不具有固定的化學成分,而是指一類具有特殊外表特徵的礦物或岩石,一般形容具有平行排列的纖維狀礦物,並呈現如貓眼細長的瞳孔一般細長狀的光澤者。
多種可產生纖維狀結晶的礦物皆可能形成貓眼石,最常見的礦物為石英,其他包含諸如電氣石、磷灰石、陽起石、剛玉、金綠寶石及綠柱石(特別是祖母綠)等礦物,或是閃玉、石棉等岩石皆曾有記錄形成貓眼石外觀。由於貓眼石並非定義嚴謹之地質學名稱,部分學者也呼籲使用貓眼石一詞時配合正式礦物及岩石名稱使用,避免單獨使用貓眼石一詞。
貓眼石的產地依其組成成分而有所異同,臺灣貓眼石主要發現於東部變質岩區,產於花蓮縣壽豐鄉豐田地區的閃玉或蛇紋岩礦床當中。
本標本為閃玉,屬於變質岩類,其英文名稱Nephrite 源自於希臘文的lapis nephriticus,意思是"腎石",古時希臘認為閃玉具有治療腎病的作用。閃玉與輝玉同是被稱為玉的礦石,過去曾因研究不足,認為閃玉硬度不及輝玉而稱閃玉為軟玉,然而現今研究發現兩者硬度並無絕對的高低。
閃玉的顏色通常界於白色、綠色至墨綠色,有時也可能帶有灰色,閃玉主要由透閃石及陽起石系列的礦物所混同組成,前述二種礦物為成分相近之矽酸鹽礦物,有時閃玉中也夾帶有少量之鉻鐵礦、鉻尖晶石、磁鐵礦、石榴子石及綠泥石等次要礦物,這些礦物是閃玉當中常帶有黑點或黑色條紋的原因。閃玉中的透閃石有時會呈現纖維狀結晶,在平行排列的狀態下有時會呈現出虎眼光澤。此外在化學特性上,閃玉容易在加熱後產生變質。
閃玉多形成自富含鐵鎂礦物之超基性火成岩,經過高壓低溫之變質作用而形成。臺灣本島之閃玉主要分布於花蓮縣豐田一帶,為世界上閃玉產量最高的地區之一,世界上其他閃玉分布的區域包含加拿大、紐西蘭、澳洲、美國、中國大陸等地。
於用途方面,閃玉和貓眼石常被加工為寶石或飾品。
本標本由本館於1982年購得,產地為臺灣,長寬約為5 x 2公分,外表具人為切割之平面,結晶外形並不明顯,顏色為綠色至淺綠色,半透明並帶有絲絹光澤。貓眼光澤於照片中並不明顯。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