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公學校—台湾風景(一)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0000219489-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0000219489-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01-i.jpg),第2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02-i.jpg),第3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03-i.jpg),第4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04-i.jpg),第5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05-i.jpg),第6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06-i.jpg),第7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07-i.jpg),第8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08-i.jpg),第9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09-i.jpg),第10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10-i.jpg),第11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11-i.jpg),第12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12-i.jpg),第13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13-i.jpg),第14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14-i.jpg),第15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15-i.jpg),第16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16-i.jpg),第17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17-i.jpg),第18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18-i.jpg),第19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19-i.jpg),第20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20-i.jpg),第21張,共22張
登錄號:NMTL20050040053的圖片(cca100013-li-20050040053-0021-i.jpg),第22張,共22張
類別:手稿
作者:楊逵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7.1*19.5 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關鍵詞:楊逵|楊貴|公學校|公學校—台湾風景(一)|公學校—臺灣情景(一)|霧社事件|小說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小說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由於日本帝國主義者及其爪牙利用霧社事件,到處宣傳「蕃人的暴行」,以搧動勞工和農民守護帝國主義的侵略政策,今後台灣速寫短文將會成為具體理解殖民地問題的重要武器,也會更牢固地維繫日本本土無產階級大眾與殖民地的工農大眾。本篇故事內容揭穿公學校教育體制對殖民地人民的歧視,教育之目的不過是為了將殖民地人民塑造成忠實的奴隸,因而不僅台灣人子弟就讀的公學校在設備方面,與日本人子弟就讀的小學校無法相比,種種不合理的責罰亦隨之而來。某天兩位公學校的學生奉命到小學校借磁鐵時,為了逃離十幾個小學校學生的包圍而推倒兩個小鬼,事後竟遭到級任老師不分青紅皂白的辱罵與毆打,其中一人的手骨還因此折斷。公學校的學生們為此義憤填膺,第二天集結了四十多人,對小學校的學生展開攻擊。大家公然說著被禁用的台語,忘記事後將會遭到嚴厲的處罰,一邊喊著「打倒臭狗學校」,一邊撤退回家。(文/黃惠禎)
其他說明:1、手稿註明寫作時間為「一九二七」,由於內容提及發生於一九三○年的霧社事件,尚無法確定真正執筆時間。
2、作者署名為本名「楊貴」。
3、中譯篇名為〈公學校—臺灣情景(一)—〉。
4、《楊逵全集》收錄原文及中文翻譯於第十三卷‧未定稿卷,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118-144。
入藏登錄號:NMTL20050040053
已瀏覽清單
藏品(三連杯高足豆-盤緣殘件)的圖片
藏品(三六九小報 300號)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