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語言不是政治符號 語言只是溝通工具而已
登錄號:NMTL20090240487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01_0431-0001-i.jpg),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090240487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01_0431-0001-i.jpg),第1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090240487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01_0431-0002-i.jpg),第2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090240487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01_0431-0003-i.jpg),第3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090240487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01_0431-0004-i.jpg),第4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090240487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01_0431-0005-i.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090240487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01_0431-0006-i.jpg),第6張,共6張
類別:手稿
作者:杜陵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9.7*20.9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台灣
關鍵詞:姜穆│杜陵│國語│母語│方言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散文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文因教育部擬將母語、方言納入國語而作此文,文中表示推行國語無消滅其他語言之意圖,卻被視為為原罪,是文化之倒退。作者因認為語言的功能在於溝通便利,且華語使用者眾,為世界之強勢語言,故推行國語是利他的,且不具排他性,方言、母語並未因推行國語而消失。另外提及方言文字化之困難,以及明末即開始推行國語,非針對台灣。(文/謝欣珈)
其他說明:1.作者本名為「姜穆」。
2.本文標題:「語言只是溝工具而已」應為「語言只是溝通工具而已」缺漏「通」字。
3.6-1頁上方標示「89.7.11.0800」(推測為寫作之日期與時間)「台大 楊維哲 5.13VT」。
4.6-1稿紙右側印有紅色「台北市」字樣、6-6有「台北市」、「姜穆」。
入藏登錄號:NMTL20090240487
已瀏覽清單
藏品(《天龍八部》電影廣告單)的圖片
藏品(紅腺蕨)的圖片
藏品(雲母貝化石)的圖片
藏品((一、計劃概要書-6))的圖片
藏品(劉耀廷十八歲個人照(1942年))的圖片
藏品(鋁屋工程合約(封面))的圖片
藏品(衛生設備)的圖片
藏品(斑點小鬘螺)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