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手稿
譯者:葉石濤
作者:黃得時
原件與否:重製品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18.2*25.6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關鍵詞:葉石濤︱台灣文學史︱康熙雍正時代︱清朝文人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評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篇介紹康熙雍正年代在台官員兼文人及其作品。此期文人的作品不同於明鄭時期惆悵鬱悶的風格,其詩文多擁有異國獵奇般的敘景與敘事詠賦。其中較為重要者為高拱乾的《台灣八景八首》開後世八景詩之先驅,郁永河的《裨海紀遊》為當時台灣地理風土留下詳細可貴的資料,黃叔璥《台海使槎錄》對研究台灣歷史與文學有偉大的貢獻。總觀而言,明鄭與康熙雍正時期對儒學文教的興立,開啟並奠定了台灣文教的風氣,更從此培育了其後乾隆嘉慶年代的文人群。(文/蔡宜珊)
其他說明:1.譯文來源為日文,譯自昭和十八年(1943)12月號《台灣文學》終刊號。由於《台灣文學》的廢刊,作者的《台灣文學史——第三章 乾隆嘉慶時代》也就不再出現;黃氏有關台灣文學史的著作共有四篇:〈台灣文學史序說〉、〈台灣文學史第一章明鄭時代〉、〈台灣文學史第二章康熙雍正時代〉、〈輓近台灣文學運動史〉。2.易名為〈台灣文學史——第二章 康熙雍正時代〉。3.互見《台灣文學集 2》,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2月,頁41-92。
入藏登錄號:NMTL2012021000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