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區域特性與土地認同—龔鵬程先生<區域特性與文學傳統>商榷(影本)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01-i.jpg),第1張,共1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01-i.jpg),第1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02-i.jpg),第2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03-i.jpg),第3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04-i.jpg),第4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05-i.jpg),第5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06-i.jpg),第6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07-i.jpg),第7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08-i.jpg),第8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09-i.jpg),第9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10-i.jpg),第10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11-i.jpg),第11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12-i.jpg),第12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13-i.jpg),第13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14-i.jpg),第14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15-i.jpg),第15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16-i.jpg),第16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17-i.jpg),第17張,共18張
登錄號:NMTL20120210043的圖片(cca100013-LI-A00063-0018-i.jpg),第18張,共18張
類別:手稿
作者:黃琪樁
原件與否:重製品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9.7*20.9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龔鵬程│區域特性與文學傳統│區域文學│地域性│本土論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評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論文針對龔鵬程的<區域特性與文學傳統>提出質疑,認為龔文以區域文學的虛構性看待台灣文學並不正確。作者反駁鞏文將台灣文學、浙東學派、江西詩社宗派三者放置並談,指出後二者既無地域關係更無由土地出發的認同感。再者,就其太重地域(偏狹性)忽略人性共相(共性)的說法,提出共存的可能。最後分析台灣文學論發展的過程,敘述台灣文學朝向試圖融合各個層面的力量。(文/陳依佳)
其他說明:互見於《文學台灣》第9期,1994年1月5日,頁118-131。
入藏登錄號:NMTL20120210043
已瀏覽清單
藏品(石斧)的圖片
藏品(大三元酒樓火柴盒)的圖片
藏品(說故事)的圖片
藏品(琦君1990年大陸返鄉4-1(琦君夫婦與李晝堂於西安碑林城樓前合影))的圖片
藏品(前圍腰)的圖片
藏品(籤詩)的圖片
藏品(草書立軸)的圖片
藏品(TARR)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