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歐洲現代詩人介紹》之30─艾呂雅(Paul Eluard,1895~1952)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01-i.jpg),第1張,共17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01-i.jpg),第1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02-i.jpg),第2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03-i.jpg),第3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04-i.jpg),第4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05-i.jpg),第5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06-i.jpg),第6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07-i.jpg),第7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08-i.jpg),第8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09-i.jpg),第9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10-i.jpg),第10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11-i.jpg),第11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12-i.jpg),第12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13-i.jpg),第13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14-i.jpg),第14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15-i.jpg),第15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16-i.jpg),第16張,共17張
登錄號:NMTL20140080007的圖片(cca100013-LI-A00560-0017-i.jpg),第17張,共17張
類別:手稿
譯者:李魁賢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6.5*19.5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李魁賢∣法國∣艾呂雅
(Paul Eluard)∣超現實主義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其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為李魁賢譯作,內容概述法國詩人艾呂雅的生平,內文提到在當時法國文壇當中,普遍認為艾呂雅是當時超現實主義運動當中最為優秀的詩人。在其早期的詩作,多半可見愛、慾、自由與潛意識等寫作素詞,然而在其1918年的《和平詩集》裡,艾呂雅更增加了社會政治向度,並將寫作的觸角伸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社會氛圍,艾呂雅相信,詩人只能說是以啟發別人的知覺而受到啟發。也因為如此,在艾呂雅的詩作當中,試圖以「啟發」別人作為最為關鍵的樞紐,相較於同時期其他超現實主義詩人或準超現實階段的詩人(如:帕斯、黎佐斯、波帕)等人,艾呂雅在「超現實」與「現實」之間的距離拿捏上,是他影響之所以深遠的原因之一(文/游鎧丞)
其他說明:1.艾呂雅(Paul Eluard,1895∼1952)生於雪但尼,本名歐也尼‧葛蘭岱爾(Eugene Grindel)。
2.互見《笠》詩刊第205期,頁119─142。
入藏登錄號:NMTL20140080007
已瀏覽清單
藏品(日軍戰車越過敵軍戰壕)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木雕天官大帝像)的圖片
藏品(石環製作材料-周緣修整石環粗胚)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假髮)的圖片
藏品(女子牛角木梳)的圖片
藏品(彩繪關公像(中堂))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