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血衣下的文化省思
登錄號:NMTL2015021006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73-0001-i.jpg),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15021006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73-0001-i.jpg),第1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06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73-0002-i.jpg),第2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06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73-0003-i.jpg),第3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06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73-0004-i.jpg),第4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06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73-0005-i.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06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73-0006-i.jpg),第6張,共6張
類別:手稿
作者:李能祺(李喬)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5*35.3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李喬│李能棋│湯英伸│張秉源│社會暴力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散文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探討湯英伸事件與張秉源弒親案等兩件死刑案,兩件不幸事件背後都蘊含法律行為以外的意義及反省。作者從社會與文化的層面觀察,認為兩案是因為大眾傳播媒體受控於一人、一黨,逐漸形成「媒體暴力」,進而產生「社會暴力」與認同差異,導致兩案發生無可挽救的悲劇。 (文/歐人鳳)
其他說明:1. 李喬本名李能棋。
2. 本筆資料共6頁,書寫於600字稿紙。
3. 本筆資料收錄於《台灣文化造型》(台北:前衛,1992年12月),頁117-122。
入藏登錄號:NMTL20150210062
已瀏覽清單
藏品(矛鏃形器)的圖片
藏品(MN段園道剖面圖)的圖片
藏品(拜庭)的圖片
藏品(食炮人-Ⅲ)的圖片
藏品(從臺灣歌謠的「引韻」釋詩經的「比興」)的圖片
藏品(玉管)的圖片
藏品(臺南州檳榔林)的圖片
藏品(切翅眉眼蝶)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