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手稿
作者:李能祺(李喬)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5.1*35.4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李喬│李能棋│鍾理和│復活│救贖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評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是作者藉由鍾理和小說〈復活〉的內容及基督思想、神學觀來探討台灣文學作品中的救贖。小說描述主人翁「我」為肺病所苦,而將次子宏兒作為出氣桶,最終宏兒因為傷風而死亡。「我」既痛苦又悔恨,因而將所有的愧疚轉換為對三子鞏兒的溺愛,並真切感受到鞏兒就是宏兒的「復活」。作者認為,復活不是外觀的形象,而是從過往的過失及罪惡中開脫。小說中「我」承認過往苛責宏兒,並且懺悔及付出行動贖罪,這才是從痛苦中復活。(文/歐人鳳)
其他說明:1. 李喬本名李能棋。
2. 本筆資料共4頁,書寫於600字稿紙。
3. 鍾理和(1915-12-15/1960-08-04),為戰後跨語一代小說家,因與平妹的同姓之婚受阻,因而在1940年與平妹奔逃滿州奉天,戰後攜眷返台,於屏東內埔初中擔任代用國文教師,後因罹患肺疾而返回美濃笠山休養。曾發表《夾竹桃》、《笠山農場》、《原鄉人》等作品。
入藏登錄號:NMTL20150210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