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半糟仔」中國人
登錄號:NMTL2015021017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025-0001-i.jpg),第1張,共7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15021017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025-0001-i.jpg),第1張,共7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17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025-0002-i.jpg),第2張,共7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17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025-0003-i.jpg),第3張,共7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17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025-0004-i.jpg),第4張,共7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17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025-0005-i.jpg),第5張,共7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17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025-0006-i.jpg),第6張,共7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17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025-0007-i.jpg),第7張,共7張
類別:手稿
作者:李能祺(李喬)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5.7*35.2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李喬│李能棋│陳映真│新皇民化運動│中國人│台獨│半糟仔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評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是作者需要釐清及說明陳映真發表〈夢魘般的迴聲〉一文的內容,因為陳映真指控作者為台獨份子,並批評作者抱持「反中國」、「反民族」的態度,從事「新皇民化運動」等,因而作者提出釐清說明,作者認為自己是反對中國文化中的腐朽,也認為「中國文化之惡」腐蝕了共產主義的理想。其次作者認為以左、右派思想對民族的定義來看,台獨人不可能「反」中國民族,因為台灣與中國的分與合,根本與是否同一民族無關。他認為陳氏為台獨人士貼上「反民族」的標籤,是向部分人士示威,也是一種自我表態。再者,關於「新皇民化運動」,作者依字面解釋何謂「皇民」,又指稱陳氏一心嚮往成為「中國人」,但從內涵與生活現實來看都是道地台灣人,這樣就像客語中形容稻穀發育不全的「半糟仔」。最後,作者針對「痛恨陳映真這個中國人」解釋,認為陳氏過於自負,且是他的心魔作祟及誤會。(文/歐人鳳)
其他說明:1. 李喬本名李能棋。
2. 本筆資料共7頁,書寫於600字稿紙。
3. 本筆資料起因於作者曾撰寫〈英雄死於時代〉一文,質疑古瑞雲的書有編輯剪裁的痕跡,因此引起陳映真撰文批評。在一來一往的筆戰中,陳芳明也加入並撰寫〈台中的風雨之劈裂〉,批評陳映真「不道德」、「告密」等,因而陳映真撰寫〈夢魘般的迴聲〉反擊。這系列文章分別於1990年11月至12月刊登於《自立晚報》,而本筆資料則於1991年1月9日刊登。因為本筆資料標示日期為「12月29日」,因此推測應為1990年12月29日書寫。
4. 本筆資料收錄於《台灣文化造型》(台北:前衛,1992年12月),頁343-349。
入藏登錄號:NMTL20150210178
已瀏覽清單
藏品(夜蛾319)的圖片
藏品(核准廖溫義與陳啟川等三人私有耕地租賃契約更正通知書)的圖片
藏品(張星賢任職滿鐵時期代表滿州隊回台參加首屆「三外地對抗賽」與森豐彥老師於台中合照)的圖片
藏品(洪醒夫作品學術研討會邀請函)的圖片
藏品(銀柴、大沙葉)的圖片
藏品(第95號假證(林遙))的圖片
藏品(石環製作材料-帶搓磨痕石環粗胚)的圖片
藏品(背籃的泰雅族婦女)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