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糜文開夫婦合照4
登錄號:NMTL20150281877-004的圖片(NMTL20150281877-004_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150281877-004的圖片(NMTL20150281877-004_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登錄號:NMTL20150281877-004的圖片(NMTL20150281877-004_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2張
類別:攝影
拍攝者:不詳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6.3*5.8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裴溥言|糜文開|琦君|潘希珍
是否數位化:否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相紙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件藏品由琦君家屬捐贈,為糜文開與裴溥言夫婦出遊合照。裴溥言以詩經研究見長,為臺灣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曾與丈夫糜文開合著詩經研究,及合譯多部泰戈爾詩集。糜文開為琦君文友,亦為知名外交官和翻譯家,專研印度文史。黑白畫面中,兩人站立於水邊步道,畫面左側可見垂掛的圍欄,遠處可見對岸建築;右側遠方有遊客行人。(文/王冠人)
其他說明:1.裴溥言(1921-02-29/2017-04-08),四川女子師範學院畢業。曾任教於臺灣大學、菲律賓中正學院、東吳大學、中山大學,並為臺灣大學中文系名譽教授,退休後旅居美國。創作文類包括論述與散文,專研中國古典文學,尤以詩經研究見長,著有《詩經-先民的歌唱》、《溥言雜憶》等。曾與丈夫糜文開合著《詩經欣賞與研究》,也一起翻譯印度詩人泰戈爾的7部詩集、1部小說、1部戲劇。父親裴鳴宇曾任多年國大代表。
2.糜文開(1908/1983-03-06),出生於江蘇無錫,1953年來臺,為知名外交官、翻譯家。曾任印度國際大學哲學院研究員,香港新亞書院、臺灣大學、臺灣師範大學、東吳大學、中國文化學院教授,亦曾派駐印度、菲律賓、泰國等地大使館任職。創作文類以論述、散文、翻譯為主,是印度文史研究專家,著有《印度文學欣賞》、《印度文化十八篇》、《聖雄甘地傳》等,並譯有印度詩哲泰戈爾詩集多種。派駐泰國期間曾被人誣陷,身陷白色恐怖,於1970年11月,從泰國曼谷任所調回,被關15個月。
入藏登錄號:NMTL20150281877-004
已瀏覽清單
藏品(紫口寶螺)的圖片
藏品(《地獄來的女人》電影本事)的圖片
藏品(鳳鳴國小學藝競賽-27)的圖片
藏品(「自力更生發展工業」中國共產黨對臺灣政治宣傳單)的圖片
藏品(照明線路及給水衛生工程)的圖片
藏品(吳濁流百年誕辰系列活動97)的圖片
藏品(寶石紅釉小口大肚瓶)的圖片
藏品(新高堂書店發行《米飯的價值》)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