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湞吉
文物分類:藝術類\攝影
材質:紙質
年代:1980~1980
尺寸:長:38 x 寬:30.4cm
關鍵字:張德妹、李旺秀、李湞吉、苗栗南庄、秀映寫真館、玉光照相館
藏品描述:張德妹女士(1911-1988),生於苗栗縣三灣鄉下坪林客家村,她的母親,前後懷胎生育十幾胎,卻只養活長女的她,以及小她十歲的弟弟兩人,其餘皆抱養,張德妹因此從小備受父母寵愛。
張德妹22歲時,同宗親戚前來說媒,「對方李旺秀23歲,是個照相師父,也幫人畫像,人品好又老實,但是家裡很窮,沒什麼家產」,張德妹的父親吩咐先帶來看看;會面後,父親覺得可以,便請媒人傳話聘金金額,先拿一點就算訂婚。
結果李旺秀拿不出全數聘金,拖了兩三年,父親終歸放手讓張德妹出嫁了,李旺秀當時在嘉義幫人畫像,兩夫妻先去嘉義,後來返回南庄開設寫真館,戰前孩子一個個出生,共育有二子二女,光復後李旺秀因為涉入共產黨組織,逃亡山區兩年,張德妹一人照顧四個孩子,多虧娘家接濟,才苦撐過來。
李旺秀(1910-1985),出生於南庄,南庄公學校畢業後,在雜貨店當了三年多的伙計,18歲在新竹市學畫像、照相,之後以此為業。歷經白色恐怖之後,李旺秀生活恢復正常,照相館重新開業,日後並將手藝傳授給1941年出生的長子李湞吉,這張照片便是李湞吉在家中為母親所攝。
這張照片,李湞吉使用父親傳下的一本書,叫做《新版 最新世界各社處方集》,昭和29年(民國43年,1954)發行,裡面有一個章節指導如何為黑白照片改變成綠、紫、紅等各種色調,李湞吉特別將父親指導的棕色法的藥劑配方用紅筆筆記起來,是以溴化鉀跟赤血鹽各2克,兌300cc的水,浸泡黑白相片使之漂白,沖冷水洗淨後,再放進用硫化氫納兌水的染液中浸泡,相紙會慢慢顯影並呈現復古的暗棕色,李湞吉使用的藥水比例與書籍所載不太一樣,可能是父親自己試驗出來的結果,這種溫暖懷舊的古典感,是李湞吉最常用的色調,客語稱這種改變色調為「過色」,有比一般黑白照片更不易褪色的特性。
古少騏—國美館重建臺灣藝術史計畫「109年度攝影類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館藏編號:NCP2018-006-0028
典藏單位:國家攝影文化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