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席德進系列作品-4
無法提供圖檔
作者:席德進
文物分類:藝術類\攝影
材質:紙質
尺寸:長:38 x 寬:30.4cm
尺寸描述:作品尺寸為相紙尺寸。影像尺寸縱:35.4cm,橫:24cm。
關鍵字:月琴、國樂、戲班、傳統、表演
藏品描述:這張照片紀錄了臺灣野台戲表演的一景。影像中一位樂師盤腿坐在木箱上,他的夾腳拖鞋擺放在箱子前,專注地彈奏著月琴。他跟戲班其他較為年長的成員一同坐在舞台的樂團演奏位置,身邊擺放著各式各樣的樂器,但只有他播弄著樂器,也許他資歷較前輩,正趁著空檔努力地練習中,他的身後有兩名爬上檯子觀望的孩子。老前輩們淡定,青年樂師認真,孩子熱衷、覺得新奇,照片中面對傳統樂曲表演世代不同的態度,增添了照片敘事的趣味。
席德進1923年生於中國四川, 1940年代就讀重慶的國立藝專時,受到中國繪畫現代化運動的影響,雖然接受西方繪畫的教育,但也積極思考傳統水墨的現代意涵。1948年隨中華民國政府來到臺灣。
席德進早期的畫作受到野獸派與林風眠的影響最深,色調鮮明,而線條粗黑強勁。於1962年應美國國務院之邀到美訪問,考察藝術與文化,後又遊歷歐洲,直到1966年才返回臺灣。回臺後,透過在近距離觀察歐美文化的所見所聞,畫風轉變,嘗試融合普普藝術、歐普藝術、硬邊抽象繪畫等現代主義風格。另一方面,也因為歐美的經驗,開始反思中國繪畫的精神,關注傳統文化與藝術,尤為重要的是席德進開啟了臺灣傳統建築的踏查,帶動了古蹟保存的意識。
在臺灣美術史的書寫中,席德進一向以畫作聞名,但他從1960年代便開始以攝影記錄臺灣。1975年當時年僅23歲的林柏樑跟隨著席德進走訪民間,以攝影紀錄臺灣的古蹟、寺廟與人文地景,後來林柏樑成為臺灣重要的攝影家之一,他是理解席德進藝術創作中,繪畫與攝影間連結的關鍵人物之一。我們也可以說,林柏樑與席德進的關係,見證了1970年代臺灣藝術跨媒介的發展趨向。

魏竹君-「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館藏編號:NCP2021-004-0026

典藏單位: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集會堂壹樓及貳樓公廁平面,壹樓大廳公廁平面詳圖,標準單元浴廁平面)的圖片
藏品(琦君與文友餐聚合照3)的圖片
藏品(昭和十一年度深坑庄花金納深坑公學校授業料領收證明)的圖片
藏品(道光十九年蔡順親等仝立典田契)的圖片
藏品(琺瑯彩湯匙)的圖片
藏品(腰帶)的圖片
藏品(白釉印字瓷碗)的圖片
藏品(電氣工程/負荷表及結線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