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海島的呼喚」系列9:〈正月十五迎大龜〉
無法提供圖檔
作者:張詠捷
文物分類:藝術類\攝影
材質:紙質
年代:1987~1987
尺寸:長:50.3 x 寬:60.9cm
尺寸描述:作品尺寸為相紙尺寸。影像尺寸縱:38.4cm,橫:58.4cm。
關鍵字:乞龜、上元節、上帝宮、擲筊、肪片糕、黃金龜
藏品描述:乞龜是澎湖廟宇在上元節時的傳統習俗。圖中的大海龜正用吊車起吊,張詠捷的父兄正使盡全力將大海龜推上卡車,準備送往山水的上帝宮還願。父兄去年元宵節時向故鄉山水上帝公廟擲筊乞得當年的大龜,一年過去到了還願的日子。這個大龜是張詠捷的父兄委託馬公華興餅舖製作的,在傳統肪片糕的表面再抹上一層巧克力醬,傳統糕餅加上西式點心巧克力,也算是一種創新吧。
其實創新還算其次,最大的亮點是重量。具體的重量張詠捷已經記不得了,但她記得那是澎湖有史以來最大肪片糕做的乞龜,之後大概是澎湖的糕餅店已無力再做出更大的乞龜,因此來年山水上帝廟的乞龜改以等值的黃金龜。所以父兄還願的乞龜,應該也是空前絕後的紀錄。
根據方誌記載,早年澎湖廟宇上元節時有乞花或公仔的習俗,後來演變為乞龜還願。來年還願時,乞龜自然要比去年乞得的大一些。漸漸的,乞龜成了信徒拚場、爭面子的場面。有的廟宇乞龜越來越大,其他村落為了莊廟神明的面子也跟著加碼。山水與鄰村的鎖港都是澎南地區的「大社」,鎖港的莊廟北極殿奉祀的也是上帝公。於是個人的拚場,演變成兩村神明的面子問題,兩村的信徒自然不敢怠慢。近年兩村的黃金龜已經各自加碼到黃金250兩的驚人數字,還難分上下,這個競賽還會持續下去嗎?
張詠捷的父兄當年在馬公的生意經營的還不錯,他們為何參與乞龜紀錄的創新?是為了祈福?還是拚場?抑或故鄉神明的面子?或許都有吧。

陸傳傑–「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館藏編號:NCP2021-005-0009

典藏單位: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殺出城堡(一))的圖片
藏品(臺北杉田書店發行臺灣勸業共進會第二會場南洋館)的圖片
藏品(陶缽)的圖片
藏品(青背山雀)的圖片
藏品(彩繪梅花蓋杯)的圖片
藏品(陳子福手繪海報《七仔魁》)的圖片
藏品(籤筒(籤84))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