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橫帶鸚哥魚
僅限公開瀏覽
藏品記錄
編 目 號
:
NTMP0463
中文 名稱
:
橫帶鸚哥魚
數 量
:
1
單 位
:
尾
全長(吻肛長)
:
143
取得方式
:
複查補行登錄
到館日期
:
2003/12/29
採集地理資訊
採集地
:
恆春
採集日期
:
1984.6.10
東/西經
:
E
經度(度/分/秒)
:
120.74°
南/北緯
:
N
緯度(度/分/秒)
:
22.01°
物種分類資訊
門名
:
脊椎動物亞門
Subphylum Vertebrata
綱名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亞綱名
: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目名
:
鱸形目
Perciformes
亞目名
:
隆頭魚亞目
Labroidei
科名
:
鸚哥魚科
Scaridae
學名
:
Scarus scaber
命名者
:
Valenciennes
命名年代
:
1840
模式種產地
:
藏品部位
:
全魚
保存方式
:
酒精浸液
發育階段
:
Adult
藏品描述
描述
:
英文俗名為Five-saddle Parrotfish或Dusky-capped Parrotfish。廣泛分布於印度洋與太平洋,包含非洲東岸至南非誇祖魯納塔爾省、西印度洋諸島、泰國西部、印尼西北部、太平洋中部島嶼至薩摩亞群島、北達日本琉球群島以及南海諸島[1] [2]。同其他鸚哥魚為珊瑚礁魚、喜刮食礁上的藻類。體長可達37公分,與其他鸚哥魚類比起來體型算較小。主要棲息在淺層潟湖礁區,尤其是珊瑚礁密布的區域,棲息深度1-20公尺。生活史初期習慣群聚,但成魚多見為單獨行動與獨居[1]。上背有五道明顯的斜向深灰色色塊,與同等寬度的黃色色塊交錯;口鼻處至鰓蓋上部有一道水平深灰色或黑色帶、穿過眼部[3]。雌雄兩性有顯著的外觀差異[1],雄性身體呈深藍色、鐵灰色或橄欖綠,上背為藍色漸層至黃色或綠色;雌性身體上背為鐵灰色、下腹為白色並漸層至略帶粉紅的淺褐色[4]。屬於卵生,且在繁殖期常可見雌雄成雙配對。屬於經濟魚類,可食用[1]。
註釋或參考文獻:
[1] FishBase世界魚類資料庫
[2] 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橫帶鸚嘴魚。中國動物物種編目資料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2009-04-16].
[3] 日本國立科學博物館資料庫:
https://www.kahaku.go.jp/research/db/zoology/Fishes_of_Andaman_Sea/contents/scaridae/14.html
[4] Bel Ombre Heritage Website, Mauritius
https://belombrepedia.heritagebelombre.com/en/content/fivesaddle-parrotfish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