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彈塗魚
僅限公開瀏覽
藏品記錄
編 目 號
:
NTMP0186-01
中文 名稱
:
彈塗魚
數 量
:
1
單 位
:
尾
全長(吻肛長)
:
43
取得方式
:
複查補行登錄
到館日期
:
2003/12/29
採集地理資訊
採集地
:
澎湖
採集日期
:
1984.7.15
東/西經
:
E
經度(度/分/秒)
:
119.56°
南/北緯
:
N
緯度(度/分/秒)
:
23.57°
台灣分布
:
北部、澎湖、小琉球
物種分類資訊
門名
:
脊椎動物亞門
Subphylum Vertebrata
綱名
:
條鰭魚綱
Actinopterygii
亞綱名
:
新鰭魚亞綱
Neopterygii
目名
:
鱸形目
Perciformes
亞目名
:
鰕虎魚亞目
Gobioidei
科名
:
鰕虎科
Gobiidae
學名
:
Periophthalmus modestus
命名者
:
Cantor
命名年代
:
1842
英文俗名
:
Shuttles hoppfish, Mudskipper
大陸名
:
彈塗魚
模式種產地
:
Chusan I., China
藏品部位
:
全魚
保存方式
:
酒精浸液
發育階段
:
Adult
最大體長
:
91
藏品描述
描述
:
選擇性內容
彈塗魚屬鱸形目(Perciformes)鰕虎科(Gobiidae)。
NTMP0186-01:1984年7月15日於澎湖(119.56° E, 23.57°N )採集,吻肛長4.3公分。
必要性內容
俗名:狗甘仔,泥猴,花跳,花條
形態:
體型延長側扁,胸鰭具發達的肌肉組織,而呈現肉質化的大胸鰭,胸鰭柄在水中可划水游行,在陸地上可行走、爬升和跳躍。可以從遠處撲向獵物,彈跳距離與高度超過身長的2倍。腹鰭短且左右癒合成吸盤狀,可牢牢的吸附在岩壁或紅樹林樹根上。眼睛下緣有一個杯狀窩,眼球乾燥時會收縮進入這個杯狀窩中補充水份,使彈塗魚的眼睛能長時間暴露在空氣中。眼位於頭部的前上方,因為雙眼凸出、眼距近,提供360度視野。鱗片型態為細小圓鱗。
生態:
分布在全台的泥沙底質沿岸、河口區與紅樹林等半鹹淡水河與淺灘區,能用濕潤的皮膚與鰓腔呼吸,因此可適應兩棲的潮間帶環境;呼吸方法是使鰓腔充滿水,以保持咽喉濕潤,再以口腔內壁和咽喉進行呼吸。不過為避免脫水,一段時間後就必須回到水裡。穴居型。遷移的特性可適應廣鹽性環境。主要以浮游生物、昆蟲與小型無脊椎動物為食,也會刮食底棲的藻類。在台灣沿海的沙泥底質的沿岸水域中極為普遍;通常有豐富的族群棲息在河口區、紅樹林溼地及港灣等地區。
資料來源:
邵廣昭。2019。臺灣魚類資料庫網路電子版。http://fishdb.sinica.edu.tw 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研究中心。
陳岳川、許鐘鋼、劉素華、林金榮。2016年01月29日。行政院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電子報:https://www.tfrin.gov.tw/friweb/frienews/enews0117/s1.html
本館館藏頁面 https://collections.culture.tw/ntm_cms/metadata.aspx?GID=NjA2MDg=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