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陰影絨毛鯊
僅限公開瀏覽
藏品記錄
編 目 號
:
NTMP0237
中文 名稱
:
陰影絨毛鯊
數 量
:
1
單 位
:
尾
全長(吻肛長)
:
240
型態特徵
:
體延長,粗狀有如紡錘形,往尾端而漸細長。頭寬扁,前端鈍圓。吻短,平扁而鈍圓。眼端位,狹長而兩頭尖,下眼瞼上部分化成瞬褶。鼻孔斜列,近口部;前鼻瓣具三角形突出,往前延伸至口裂附近,無觸鬚。口寬大,弧形,唇褶褪化或消失;齒細小而多,多齒尖頭型。噴水孔狹小,橢圓形,位於眼後角下方。盾鱗細小如絨毛,盾鱗具3棘突3脊突。背鰭2個,第一背鰭較大,位於體腔後部,起點位於腹鰭基底中部上方;第二背鰭較小,起點稍後於臀鰭起點;胸鰭寬大,呈圓鈍形;臀鰭略小於第一背鰭,距尾鰭比距腹鰭近;尾鰭狹長,上葉發達;尾鰭下葉前部圓形突出,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三角形突出而與上葉相連。體黃褐色,在成長過程中體側斑紋變化大,一般體背具多條暗色鞍狀斑,體側散佈許多黑心白緣圓斑,或暗色斑點,或深褐色之斑塊。
取得方式
:
複查補行登錄
到館日期
:
2003/12/29
採集地理資訊
採集地
:
小琉球
採集日期
:
1988.9.10
東/西經
:
E
經度(度/分/秒)
:
120.37°
南/北緯
:
N
緯度(度/分/秒)
:
22.36°
世界分布
:
西太平洋
台灣分布
:
東部
物種分類資訊
門名
:
脊椎動物亞門
Subphylum Vertebrata
綱名
:
軟骨魚綱
Chondrichthyes
亞綱名
:
板鰓亞綱
Elasmobranchii
目名
:
真鯊目
Carcharhiniformes
科名
:
貓鯊科
Scyliorhinidae
學名
:
Cephaloscyllium umbratile
命名者
:
Jordan et Fowler
命名年代
:
1903
中文俗名
:
沙條
英文俗名
:
Blotchy swell shark, Japanese swell shark
大陸名
:
陰影絨毛鯊
模式種產地
:
Nagasaki, Japan
藏品部位
:
全魚
保存方式
:
酒精浸液
發育階段
:
Adult
棲息深度
:
20
最大體長
:
120
有毒魚類
:
否
食用魚類
:
是
觀賞魚類
:
是
經濟性
:
是
漁業利用
:
主要以一支釣、沈底刺網及延繩釣捕獲。可生炒、加工成各種肉製品、製成魚粉或魚肝油。常被展示於大型水族館。
藏品描述
描述
:
本種分布於西太平洋區,由日本至南中國海,可能至新幾內亞。臺灣分布於北部海域。
體延長,粗狀有如紡錘形,往尾端而漸細長。頭寬扁,前端鈍圓。吻短,平扁而鈍圓。眼端位,狹長而兩頭尖,下眼瞼上部分化成瞬褶。鼻孔斜列,近口部;前鼻瓣具三角形突出,往前延伸至口裂附近,無觸鬚。口寬大,弧形,唇褶褪化或消失;齒細小而多,多齒尖頭型。噴水孔狹小,橢圓形,位於眼後角下方。盾鱗細小如絨毛,盾鱗具 3 棘突 3 脊突。背鰭 2 個,第一背鰭較大,位於體腔後部,起點位於腹鰭基底中部上方;第二背鰭較小,起點稍後於臀鰭起點;胸鰭寬大,呈圓鈍形;臀鰭略小於第一背鰭,距尾鰭比距腹鰭近;尾鰭狹長,上葉發達;尾鰭下葉前部圓形突出,中部與後部間有一缺刻,後部三角形突出而與上葉相連。體黃褐色,在成長過程中體側斑紋變化大,一般體背具多條 (約為 7 條) 暗色鞍狀斑,體側散佈許多黑心白緣圓斑,或暗色斑點,或深褐色之斑塊,隨著成長而更加明顯。雖然成魚或許有一個暗色側斑,但是年輕的魚在偶鰭之間是沒有一個暗色側斑的,可作為其分類特徵。
生態習性上,棲息於近海砂泥底區。主要以硬骨魚類為食,偶亦捕食其他小型鯊魚或烏賊。
與人類之關係,主要以一支釣、沈底刺網及延繩釣捕獲,可生炒、加工成各種肉製品、製成魚粉或魚肝油,亦常被展示於大型水族館。
(本頁面物種資訊引用自邵廣昭,臺灣魚類資料庫,網路電子版,http://fishdb.sinica.edu.tw,取用日期 2022-10-01。)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