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館藏編號:PT07000100
彭鴻
尺寸:176×86 (畫心)
彭鴻(1909-1997),字在炳、號賡虞,生於湖南衡山。幼承庭訓、資質聰穎,曾就讀私塾三年,中學畢業後,考入武昌中華大學。後因抗戰方殷,1937畢業於中央軍官學校十二期,擔任防空之職。1949年隨國民政府來臺,歷任營長、團長、參謀主任等職。1980年創立「中華大漢書藝學會」,全力投入推廣書法藝術,每月舉行雅集,並出版大漢通訊月刊。1989年11月率臺灣文化界二十五人,參加忠烈祠五十周年紀念暨兩岸書畫聯展。軍旅之餘,不廢筆墨,出版「四體千字文」、「書法特輯」三冊、「各體字帖」二十餘種,並有詩集「莊敬樓詩草」、「鐵筆金聲」、「美遊新影」、「瀛洲詩選」等。
彭鴻善於八法,「戈雖枕而筆不投,盾常磨兒書益進」,長年習書,上追秦漢,下迄晉唐,無所不精,自謂「拈毫鬥韻,樂趣超乎富貴功名;撫帖摩碑,癖好無間於晦明風雨。」並參加中國書法學會、標準草書學會、詩書畫家學會、中國文藝聯誼會等理事或常務理事,與日韓等地書家交流頻繁。又參加後樂詩社、網溪詩社,聘為四海詩社、全球漢詩學會顧問,蜚聲中外。
本作品為彭鴻寫禮運大同篇,內容出於《禮記》,係描述理想大同社會的狀態,與其對應者為「小康社會」。全幅以清篆寫成,平正典雅,線條挺勁而舒緩,盡顯長年習書之功力。(50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