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T2018.001.3610
尺寸:40.7 x 23 x 41.3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27~1945
類別一:器物類,商業財產,其他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民俗臺灣、原住民、雕塑品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憨番裝飾品。為木製材質,以壓克力罩保存,並附有「民俗臺灣」一本。
2.《民俗臺灣》是臺灣第一份探討臺灣民俗與臺灣民俗學的專門刊物,在皇民化運動的狂潮之下出現。創刊之前,由金關丈夫執筆的〈趣意書〉發表在《臺灣日日新報》、《興南新聞》的新聞媒體上,署名的發起人共有金關丈夫、萬造寺龍、須藤利一、岡田謙、陳紹馨、黃得時等六人,提出創辦《民俗臺灣》構想兼主編的池田敏雄,並未見於發起人之列。該雜誌為月刊形態,每一號從40餘頁到60餘頁不等,由東都書籍株式會社臺北支店(分公司)所發行,每一號印刷的數量約2,000冊,最盛期達3,000冊。
參考資料:戴文峰,1999。日治晚期的民俗議題與臺灣民俗學──以《民俗臺灣》為分析場域,嘉義:中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
編目者:委託編目-曲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