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四齒苔
物種分類資訊
界名
:
植物界
Plantae
門名
:
苔類植物門
Bryophyta
綱名
:
苔綱
Bryopsida
目名
:
四齒苔目
Tetraphidales
科名
:
四齒苔科
Georgiaceae
屬名
:
四齒苔屬
Tetraphis
學名
:
Tetraphis pellucida Hedw.
中文名
:
四齒苔
種小名
:
pellucida
種命名者
:
Hedw.
英文名
:
Tetraphis pellucida
藏品典藏資訊
編目號(藏品館號)
:
TAIMB001930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博物館植物學組
取得方式
:
不可考
到館日期
:
1995/06/30
藏品採集地理資訊
國別代碼
:
JP
國名
:
日本
Japan
三級行政分區
:
本川根町
Honkawane-cho
地名
:
閑蔵
Kanzoo
海拔高度/下限
:
Ca. 1200 m. alt.,
海拔高度/上限
:
Ca. 1200 m. alt.,
藏品描述
描述
:
Tetraphidaceae (四齒苔科) 雖是個全球僅 2 屬 4 種的小科,但不論從演化、繁殖或生態角度切入,均有引人入勝之處。現今地球上大部分苔類蒴齒是由多輪相鄰細胞的細胞壁殘片發育而成,成熟蒴齒數量為內、外兩輪各 16 枚,或僅內輪 16 枚,而本科植物蒴齒 4 枚,每枚蒴齒由單一完整的厚壁細孢發育而成,被認為是較古老的特徵。此外本科原絲體生長時會出現薄片狀構造,該性狀亦見於泥炭苔 (Sphagnaceae)、黑苔 (Andreaeaceae) 等苔類基群,故有不少學者推測四齒苔科在演化上很早就與其他苔類植物分道揚鑣。
本科植物體以微小著稱,尤其 Tetrodontium Schwägrichen (小四齒苔屬) 配子體高度鮮少超過 0.05 cm,乍看有如一般植物的微小芽體;Tetraphis Hedw. (四齒苔屬) 相對大些,株高可達 1.5 cm。兩相比較,小四齒苔屬原絲體上的薄片構造基本常存,唯缺乏高度特化的無性繁殖構造,中肋亦不發達;四齒苔屬原絲體薄片於孢子體發育後多會消失,但葉中肋明顯,並有由數枚葉狀體構成的芽胞杯,杯中承載許多由 10~20 枚細胞組成的芽胞,當芽胞杯遭受到來自上方的水力撞擊,芽胞便向外四散傳播。換言之,四齒苔屬兼具有性與無性繁殖能力。
有關四齒苔屬在兩種繁殖策略之間的轉換,美國生態學家 Robin Wall Kimmerer 於其著作《三千分之一的森林》曾有過精采描述。根據 Kimmerer 的研究,族群密度是影響四齒苔行有性或無性繁殖的關鍵,當族群密度較低,四齒苔傾向以孢芽迅速攻城掠地;當族群密度過高,四齒苔便改結孢子體、行有性生殖。至於四齒苔屬物種的分類現況爭議不大,其下兩物種:四齒苔和 Tetraphis geniculata Girg. ex Milde (疣柄四齒苔) 主要差異在於蒴柄表面形態,前者光滑而後者密布疣粒,唯缺乏孢子體可供參考時,兩者不易區分。
(國立臺灣博物館植物學門內容維護者楊富鈞於 2022-05-10 最新修訂。)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