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下載清單
網站導覽
首頁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
人名
類別
典藏單位
年代瀏覽
人名瀏覽
類別瀏覽
典藏單位瀏覽
關於我們
圖像授權說明
典藏品開放統計
請輸入關鍵字
下載清單
:::
藏品資訊
禺毛茛
物種分類資訊
界名
:
植物界
Plantae
門名
:
木蘭植物門
Magnoliophyta
綱名
:
木蘭綱
Magnoliopsida
目名
:
毛茛目
Ranunculales
科名
: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屬名
:
毛茛屬
Ranunculus
學名
:
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
中文名
:
禺毛茛
藏品典藏資訊
編目號(藏品館號)
:
TAIMH005099
典藏單位
:
國立臺灣博物館植物學門
取得方式
:
採集
到館日期
:
1998/07/23
藏品來源資訊
採集日期
:
1997/4/16
採集日期(日)
:
1997/04/16
藏品採集地理資訊
國別代碼
:
TW
國名
:
中華民國
Republic of China
三級行政分區
:
中正區
Jhongjheng District
地名
:
徐州路,東門里
Hsuchow Road,Dongmen Village
經度(度/分/秒)
:
121°31'22"
緯度(度/分/秒)
:
25°02'19"
藏品描述
描述
:
此標本由採集者張麗雅於 1997 年 4 月 16 日採自臺北市徐州路,並由臺灣植物分類學者鄭元春鑑定做毛茛 (Ranunculus japonicus Thunb.)。由於張氏曾任臺博館標本管理員,而臺博館於徐州路上確有庫房,推測此標本可能採自現臺博徐州庫房附近的溝渠或濕草地。據本人所知,毛茛於臺灣的分布非常狹隘,近年穩定族群僅見於北海岸,如基隆臨海山丘,出現在市中心的機率應該不高。此外標本上基生葉呈三出複葉而非三深裂、聚合果尺寸較大等特徵也與本人對毛茛的認知不同,推測此標本應屬於十分常見的禺毛茛 (R. cantoniensis DC.)。
在臺灣產的毛茛屬植物中,本種分布非常廣泛,從平地至海拔 2,500 公尺左右的山區皆有其蹤影。它們偏好生長在潮濕的滲水岩坡或草生地,且由於分布範圍和人類生活區大幅重疊,故也是最常見的一種。但本種早期和幾個近似種、尤其是揚子毛茛 (R. sieboldii Miq.) 間的關係非常地曖昧不清,有時被籠統地視做一個複合群 (species complex)。較新的分類觀點則認為本種可透過直立狀植株(幾乎沒有伏狀莖,可與揚子毛茛分別)、全株被毛(可與鉤柱毛茛 (R. silerifolius H. Lév.) 分別)、圓球狀的聚合果(可與茴茴蒜 (R. chinensis Bunge) 分別)等特徵,和各近似種做出明確區分。
(初始版本由王震哲等撰於 2020 年,本館內容維護者楊富鈞於 2021-05-31 最新修訂。)
詳細資料
授權資訊
國家文化記憶庫
已瀏覽清單
:::
版權所有
文化部
隱私權及安全政策宣示
著作權聲明
總機電話:(+886)-2-8512-6000 地址:24219新北市新莊區中平路439號南棟13樓
意見詢問:歡迎透過電話的方式與我們聯繫。 我們將以最快的速度為您服務。
藏品總筆數
1227747
文化部典藏網功能服務滿意度:
非常喜歡
喜歡
尚可
網站資料內容為典藏機關自行維運,藏品資料欄位,若尚未著錄者,不予呈現。
瀏覽人次
398805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