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義大利之舞
登錄號:05291的圖片(05291_P001.jpg),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作者:劉白
文物分類:藝術類\攝影
媒材:攝影印於畫布
年代:2014
尺寸描述:98x78.7cm
入藏揭露:藝術家捐贈
藏品描述:劉白以光作畫的方法,運用時間與光線的成像過程,透過攝影長時間曝光,而後感光在相紙上,光線可以紀錄畫家的動作強弱,形成筆墨濃淡的趣味。比較傳統素描與水墨畫,光化作流動的筆墨,在三度空間中揮毫,並不附著在紙的表面,隨著繪畫空間的解放,創作意圖從視覺性轉為內在的感知。

從系列的作品看出,光的形象是難以捉摸的,因此光的描繪不是依靠幻覺。它來自於現實的世界,走動的人、事、物,還有無法掌控的時間。劉白在創作自述談到:「光像蘆葦在微風中搖曳,或像自由翱翔的鳥飛揚在懸崖之上,形成千萬的光線在我的腦海裡跳舞。」追求光的流動是攝影家與畫家共同的慾望,解開大自然的秘密,創作的過程與目的都是探尋光的視覺深度與心動要素,而經歷數十年的摸索,舉劉白的四件典藏作品(2012~2018)為例,從可視的影像與繪畫表現來詮釋作品的技法與觀點,光的現象與水墨的關係,進而連結到水墨的創作美學。

〈義大利之舞〉(2014)作品可以想像舞者的身形,顯示出「光流動」的舞動樣態,舞者身形已幻化於粗細不等的線條,如同忘情跳動的身體,交錯於時空場景,畫中雖未見舞者與伴奏的音樂,音樂已化為流動的線條,不斷揮灑著色彩,喚醒觀者的感官記憶。劉白將光詮釋為水墨,白色的光在後製「反白」之後,成為線條變化的水墨,表面是技法的轉換,卻也促成異質媒材之間的橋接。(撰文|陳冠君 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美術學系教授)

登錄號:05291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美術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1995年7月藏書票曆)的圖片
藏品(裂褶菌)的圖片
藏品(雙鳥與柿)的圖片
藏品(TGB通訊31期)的圖片
藏品(同治四年鞍仔社吳石全向張益成號立典契)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薄葉三叉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