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樂舞春風
登錄號:08400017的圖片(084000170000.JPG)(CC BY-NC),第1張,共3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08400017的圖片(084000170000.JPG)(CC BY-NC),第1張,共3張
登錄號:08400017的圖片(084000170001.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08400017的圖片(084000170002.JPG),第3張,共3張
周義雄
藝術類\雕塑
1994
青銅
國立臺灣美術館
08400017
當您欣賞周義雄的這件作品《樂舞春風》時,不妨跟園區裡另一件作品,藝術家丘雲的《仙樂風飄》相對照,兩件作品無論就主題或表現形式方面,都有著相似性。如果說《仙樂風飄》藉由人物動態與造型表現,企圖傳遞出一股輕微的動感。那麼《樂舞春風》則試圖追求動中靜止的剎那,一種較為寧靜、典雅的美感。

周義雄的雕塑一直保有一種東方的意趣,在趨向西方雕塑風格的風潮中,是比較少見的。1943年出生於台中清水,畢業於國立台灣藝術專科學校。本著雕塑這門藝術其實並非傳自西方,這樣的思考,讓周義雄將傳統泥塑的特色融入西洋雕塑的技術。從1988年開始,周義雄台灣南管戲曲的舞蹈姿態著手,精研南曲戲文、科步的姿態與形象。從載歌載舞的韻律捕捉中,復活了漢代畫像磚裡造型自由簡樸的人物形象,「南管樂舞」系列作品為他帶來了中山文藝獎的肯定,更獲邀德國柏林國家人類文化博物館展出。

《樂舞春風》是藝術家同一時期的創作,三女相伴唱和,在春風中共享琵琶樂曲之節奏韻律,以及相應的舞姿,將所有情境凝聚其中。造形特質力求簡化,運用中國與印度傳統佛像的雕刻技法,人物服飾的描刻,線條清柔圓滑,對比出整體上強調厚實的量塊表現。
出處:陳苑禎,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2。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木槌)的圖片
藏品(總剖面圖、各向立面圖)的圖片
藏品(線任錢紙錢)的圖片
藏品(刀架籠)的圖片
藏品(垂苔)的圖片
藏品(新竹吉利第鄭家家用禮籃(謝籃))的圖片
藏品(傀儡戲偶(紅猴))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