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處罰2
登錄號:08800403的圖片(088004030000.JPG)(CC BY-NC),第1張,共5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08800403的圖片(088004030000.JPG)(CC BY-NC),第1張,共5張
登錄號:08800403的圖片(088004030001.JPG),第2張,共5張
登錄號:08800403的圖片(088004030002.JPG),第3張,共5張
登錄號:08800403的圖片(088004030003.JPG),第4張,共5張
登錄號:08800403的圖片(088004030004.JPG),第5張,共5張
陳龍斌
藝術類\複合媒材
1996
三合木板、書籍、雜誌
國立臺灣美術館
08800403
新理論的研發是知識的戰場,人不僅是發起知識戰的始作俑者,也是知識傳播的目標對象;此外,對於生命秘密的好奇心,也使人的身體與心靈成為各類知識理論競相研究與探索的標的。「書」是此件作品的重要媒材,書寫著繁密文字的厚實紙頁代表人體所含括的各種知識奧秘,也指涉人們所不斷吸收的資訊。陳龍斌特意在雕造的人形上插滿尖細的鉛筆,意在傳達「人」作為競逐/被競逐、傳播/被傳播者的矛盾處境,也同時意指在資訊無所不在的當代,人們懸浮、漂泊在廣大無垠的知識、資訊流中無法停止、不能落腳的痛苦。當代人必須不斷追逐快速變化、進步的資訊及知識潮流,戒慎恐懼於成為時代落伍者的心理狀態,也是對於身、心的一種無形處罰。
出處:蔡昭儀,《美術丹露一時代的藝術稜鏡一台灣當代藝術》,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2006,頁218。
已瀏覽清單
藏品(長梗毛娥房藤)的圖片
藏品(臺北大稻埕鴨寮街壽比南山捲聯)的圖片
藏品(李唐基於國立故宮博物院前與4位友人合照)的圖片
藏品(清季申報臺灣紀事輯錄(第五冊))的圖片
藏品(玉飾)的圖片
藏品(石錐)的圖片
藏品(斧鋤形器)的圖片
藏品(白斑散紋夜蛾)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