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龍
藝術類\版畫
1988
凸版版畫/木版/雕版,木口木刻
國立臺灣美術館
08000195
李景龍(1953-)生於桃園,國立臺灣藝專美術科、國立臺灣藝術學院美術系、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研究所畢業,曾任職復興美工、至善工商與臺北市立中正高中,為全國版畫協會監事、桃園美術協會版畫組召集人。藝專畢業後,李景龍有感於當時臺灣所發生的重大事件(如1977年科威特油輪擱淺北海岸,造成海洋生態浩劫),認為除了源於內在自發的渴望外,外在世界的動盪與衝擊也是刺激創作者心靈的重要觸媒。他喜歡用自製的利刃雕鑿版面,作品的特色是線條爽利、清晰明快,且主賓分明、構圖嚴謹。
李景龍關注自然生態,重視環境保護,曾經深入研究海洋環境與生態保育,並以牠們作為創作資料,例如一系列以獅子魚為主題的木口木刻小品。木口木刻是利用各種推刀(Burin),在堅硬木版(例如黃楊木、櫻木)的橫切面上雕刻出縱橫交錯的凹線與細點,能表現出穩定細緻的線條與精密銳利的明暗調子。〈水族系列〉(1988)即以木口木刻技法刻印:在小於手掌的畫面裡,以陽刻法刻畫的二隻獅子魚悠遊中央,還有著魟魚、珊瑚、蝦類……逡巡遊弋。作者在此表現了多樣的海洋物種,但卻提醒我們省思,地球的海洋資源還很豐富嗎?
出處:朱正卿,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