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藍松
藝術類\油畫
1961
油彩、三夾板
國立臺灣美術館
08100237
徐藍松(1923-)出生於桃園南崁,童年時常隨母舅簡綽然(1903-1993)到戶外寫生,1935年入淡水中學,跟隨陳敬輝(1911-1968)學習油畫,1940-1942年赴日就讀「多摩帝國美術學校」,師承大久保作次郎(1890-1973)等人,學習外光派畫風,1948年與呂基正(1914-1990)、黃鷗波(1917-2003)等人共創「青雲美術會」。
在《水鄉》中,水邊的樹木自畫面右方向左延展,環繞出的弧形內側容納著畫面中央的房舍,房子前方為大片的水面,未增添具騒動感的筆法,故形成穩定的畫面感受;色彩方面,徐氏展現對光源與影子的關注(如:背光面的樹木為黑綠色,受光面的屋舍、土壤、綠地為高明度的色彩)。此外,《水鄉》的副標題名也反映徐氏的另一項創作特色——寫生,對徐氏而言:「寫生作品中最困難的地方,也就是大自然光影變化中瞬間美感的掌握」,因此,徐氏赴日學習外光派風格,促使其在寫生創作中加入對光影的重視,在豐富寫實意義的同時,也展現其對地方景貌的掌握。
出處:陳嬿晴,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