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你只能愛我
登錄號:09500092的圖片(09500092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09500092的圖片(09500092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登錄號:09500092的圖片(095000920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2張
何孟娟
藝術類\複合媒材
2005
數位影像輸出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500092
社會組織之下,每一個角色都有個別的道德權力規範,同時,每一個人只要生活在體制下,必定也會被套上某個被社會定義的角色,並必須做合宜的演出。高夫曼的理論提及,日常生活即是參與扮演!然而,隨著文明的發展,訊息傳遞的方式與速度的改變,儼然出現另一種危機,角色扮演的重要性在於決定性的瞬間印象,社會演化過程至今,套用高夫曼的語言,不說人性自我與社會自我的衝突,更忽略了角色與角色間可能的衝突,最後,我是誰?我該怎麼做?成就所謂社會問題,無所適從,無從滿足。 壓力的來源太多,被孤立起的狹小空間倍增,種種社會規範具有不可忤逆的正當性。被告知,教導以為進取上進、功成名就、坐擁財富為目標。現代社會所賦予人們的價值觀,根深蒂固自然到當七年級生以奇裝異服虛無的敘述著他們的無力感,我們感到荒繆與不可理喻的同時,其實又感到不那麼難理解!如果我們所堅信不移的教條與生活模式無法達成自我滿足(self-gratification),只是資本社會裡永遠在尋找滿足匆忙的螞蟻?我們所感受到的快樂與痛苦,真實嗎?是不是我們的環境創造了,被認為是合理、合適、優質的價值觀,迫使人們接受這樣的價值觀! 一直以來,在我討論「追尋快樂」這個命題的過程裡,不斷要提出明瞭不快樂的理由,就必須由釐清慾望的因子開始,在幻見的過程裡判斷最終目的與自己的關連。出現在現實生活的白雪公主?是你進入了我的城堡?還是我走進你的故事?紀傑克關於一「網路身份」提到我們與屏幕人物構成關係的兩種形式:一是我保持外部距離的態度。當成是跟虛假的影像的嬉戲,從成為自己當中鬆懈下來。二則就屏幕人物揭露自己在真實生活中不敢承認的個人面向,可以說這個我,比真實社會中的我“更貼近自己”。而究竟什麼是真實?我說我是白雪公主就是我所認定並企圖傳達的真實! 媒體型態轉變,人與人之間的溝通方式更多元,現代人所接觸到的一切事物,就速度而論,已與過去有了截然的差距。布希亞(Jean Baudrillard)擬像的重要論點:圖像以取代了他所描述的真實!人們已不再能區分真實與我們所看見的真實。模仿與再複製不再被討論,關鍵是取代真實的符號。在媒體滿溢的社會裡,試圖生產意義和拯救「現實原則」,只不過導致反效果,加劇了超真實的經驗。「你只能愛我」我是誰?你愛的又是誰?出處:何孟娟,《95年青年藝術作品購藏徵件計畫入選作品專輯》,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06,頁60。
已瀏覽清單
藏品()的圖片
藏品(刺杜密)的圖片
藏品(刺尖假瘤蕨)的圖片
藏品(《東方日報》104年11月8日第A3-A4版「習馬帶笑握手,兩岸等了66年」)的圖片
藏品(蘭嶼羅漢松)的圖片
藏品(一品當朝壓勝錢)的圖片
藏品(附毛菌屬)的圖片
藏品(穿山龍)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