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草如
藝術類\水彩畫
1945
水彩、炭精筆、紙本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700333
此圖以蠟筆和透明水彩所畫,畫面上方以鉛筆由左而右分三排橫向註記:「20.8.28東京ニテ鎌濱(?)波の見える場所(?)両国の国技館。」(中譯: 20.8.28在東京鐮濱能看見海浪處兩國的國技館)其中頗多日文,而且不少字已經漫渙不清楚。由於署名「錦添」,因而可以確定其年代下限應該在1953年以前;註記之文字頗多日文,而且提到「東京」等字,因而其繪製之年代應該以其旅日時期(1943-45)最為合理只是畫面上所註記的「20.8.28」。所指究竟何意?實令人不解。
畫面上顯示,畫家似乎從一個有圓弧形外牆以及大型落地窗的建築體室內的樓上,對著窗外俯視眺望。屋外隔著一條很寬闊的大馬路,可以看到對面,就當時而言可謂頗具現代感的各式洋樓建築。馬路旁現代化的路燈,也顯示出當年東京街道硬體建設之現代化景況。畫中以黑色油性蠟筆為主要筆線,蠟筆線條畫得彷彿乾澀毛筆一般,而富有表現機能,這類速寫除了蒐集畫稿之外,事實上,也同時將創作時的處理手法之合宜性一併考量進去。
出處:黃冬富,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