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和平島故事
登錄號:09900051的圖片(09900051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09900051的圖片(09900051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8張
登錄號:09900051的圖片(099000510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8張
登錄號:09900051的圖片(099000510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8張
登錄號:09900051的圖片(099000510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8張
登錄號:09900051的圖片(099000510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8張
登錄號:09900051的圖片(099000510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8張
登錄號:09900051的圖片(099000510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8張
登錄號:09900051的圖片(099000510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8張
許家維
藝術類\新媒體藝術
2008
單頻錄像 (彩色、有聲)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900051
作品《和平島故事》拍攝的地點是位在基隆和平島的造船廠,已有88年歷史,日據時代是日本政府國境內最南端的軍事造船廠,主要支持日本的南進政策,光復後,造船廠在台灣的經濟起飛中又佔有關鍵位置,於是造船廠高度壓縮了從二次大戰至今的時空,但同時也反映了地方及其認同如何根著於歷史,國族政府熱衷於將認同感根植於國族來自何方,以及前往何處的歷史故事,為了支撐這些故事發展了繁複的傳統並不斷的創造神話,於是拍攝造船廠這真實的地點,同時也是回應這個歷史的另一個面向:傳說。 作品的拍攝計畫邀請了當時曾經在造船廠工作的女工(已接近90歲,曾受日本教育的台灣人),以日文描述當時的情況,在作品敘事的過程中,藝術家創造了「泥琥」這種生物,去貫穿歷史、個人記憶與夢境,同時也透過這種極小的生物去回應一個大時代。
出處:許家維,《青年藝術家作品購藏計畫作品專輯.2010》,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1,頁108。
已瀏覽清單
藏品(能高大山紫雲英)的圖片
藏品(白髮苔屬)的圖片
藏品(人骨)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愛國獎券第712期)的圖片
藏品(經濟學全集(第24卷))的圖片
藏品(玉管)的圖片
藏品(單鏃鐵箭)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