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其偉
藝術類\水彩畫
1999
水彩、棉布、紙本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000092
劉其偉(1912-2002),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原名劉福盛,9歲便隨家人移居日本,完成日本東京鐵道教習學院電氣科的學業後,又輾轉進入國民政府擔任軍政部兵工署技術員,並抵臺於進行電力相關戰後接收與修復工程。1949年,劉其偉於臺北中山堂欣賞同為工程師的畫家香洪(生卒年不詳)畫展,深受啟發,便開始了水彩畫的自我摸索。1971年起他離開公職,毅然決然投入職業畫家。劉其偉的作品融入藝術人類學和原民文化田野調查,致力以藝術推廣其對大自然的熱愛和生態保育。
除了致力創作,劉其偉對藝術理論的興趣也十分濃厚,劉其偉於日求學期間,當時日本適逢現代化藝術思潮,他得以直接接觸許多英、日文相關資料,因緣際會下吸收大量的近代西方繪畫思想。抵臺後他又利用語言優勢,翻譯並引進各式藝術書籍入臺,對臺灣藝壇助益匪淺。而他的系列作品《向畢卡索致敬》便是以畢卡索(Pablo Ruiz Picasso,1881-1973)立體派(Cubism)構思出發,劉其偉將親身所見所聞的自然景物、形象簡化,還原成幾何圖形。1999年的《向畢卡索致敬Ⅲ》便將牛的面容橫向擺放,「牛」這個動物主題不僅常見,更可視為畢卡索與劉其偉間連結紐帶之一,因「牛」不僅代表了畢卡索的家鄉──有鬥牛傳統的西班牙,於中國而言也具有傳統的生肖意涵。
出處:鄭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