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宗鼎
藝術類\水墨畫
1890
彩墨、紙本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100058
黃宗鼎(1864-1954),本名彥威,字樾漵,一字樾士,淡水廳人。咸豐舉人黃玉柱(1835-1923)之子,光緒進士黃彥鴻(1866-1923)之兄;宗鼎自幼隨父遊宦廣西,於光緒己丑(1889)中恩科舉人,歷官山西朔州知州,夏縣大寧蒲縣、永濟知縣,民國初年任福建建寧、河南蘭豐縣知事,乙未割臺後攜眷內渡福州,晚年定居北京教書,1953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著有《浣月齋吟稿》。黃氏曾問學於黃敬(?-1888),1891年加入以唐景崧(1841-1903)為主導之牡丹詩社,時人稱能守三唐法度。常與王貢南(生卒年不詳)、林仲良(生卒年不詳)、邱仙根(生卒年不詳)等唱和;亦喜丹青,子弟能承家學。
本件作品為絹本水墨設色團扇,寫竹石映月。團扇右半部為石壁,襯托出叢間脩竹新篁,於月色中搖曳生姿,左側題七言絕句,寫予「沚齊」大人。行書恪守二王法度,頗有館閣之風。本件小品畫於黃氏中舉後一年,有可能是用於交際場合的應酬之作,仍清雅可喜。
左方款識:「數枝玉立好丰標,對月臨風未易描,我豈不如君格調,大家相讓莫相驕。庚寅冬月寫奉沚齊仁兄大人屬正,弟黃宗鼎」。鈐印:朱文「鼎」、朱文「黃氏□□」。
出處:巫伊婷,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