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作品九九○八B
登錄號:09300107的圖片(09300107000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劉自明
藝術類\版畫
1999
凹版版畫/金屬版/蝕刻(硬防腐蝕劑腐蝕,細點腐蝕)
國立臺灣美術館
09300107
劉自明, 1954年生,福建永春人,成長於馬來西亞,長大後來臺念書,1975年進入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就讀期間,適逢廖修平教授返台傳播現代版畫新技法與新觀念之際,劉自明深受其惠,開啟版畫藝術人生。曾為十青版畫會、中華民國版畫學會、國際造形藝術家協會會員。劉自明得獎無數,曾獲1982年台北市美展第一名,1984年高雄市美展第一名,1985年第39屆全省美展版畫第一名、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韓國湖巖美術館特別獎」,1987年中華民國國際版畫雙年展「台北市立美術館獎」,1995年挪威國際版畫3年展「評審團獎」,1996年西班牙伊比薩國際版畫雙年展「特別榮譽獎」等。
劉自明在其創作自述中提及,他的每階段創作歷程都極專注於表現的主題意涵。初期(1977-1983年),追尋「我要的是什麼」,從自我的角色出發,關照周遭的事物,思索期間的關係、作用與互動。從外在到內心,也從內心的自省再反映外在的問題現象。第二個時期(1983-1987年),思維上聚焦於「什麼是我要的」,取材關注於大都會的環境與文明,正向與負面的影響,外在物質慾望的吸引與價值觀的轉向。「我要的是什麼」是強調作者主動、主觀的意志;「什麼是我要的」則是處在外在因素強烈的吸收與吸引下,作者如何的把持、抉擇與取捨,是一種面對外在事物的態度。第三時期,意識的焦點擺放於「什麼是我不要的」,作品回歸造形元素的探討,圖像由具象轉入抽象。
〈作品九九0八B〉作於1999年。以大小不等的類方形為單元,整齊秩序的排列,組構一外圍巨大的圓形,整體形成外圓內方的抽象造形,隱含生活中為人處世的道理──表面隨和,內心嚴正。每一單元內是即興、隨性的偶然,以松香細點腐蝕,印製時添加金箔、銀箔的拼貼,印後再加以手繪處理。劉自明自述:在精神上,我以一個文化溯源者的心態,往歷史的時空潛行……以簡單的圖形作推演,追求視覺造形的衍化。
出處:黃郁生,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已瀏覽清單
藏品(鋼索與鉤環)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黃槿)的圖片
藏品(紅皮、葉下白、赤仔尾)的圖片
藏品(尺蛾123.a)的圖片
藏品(總督府徽紋雙繫環帶蓋銀碗三套組)的圖片
藏品(永州詩集—故鄉)的圖片
藏品(甲棟65坪及45坪雙併連棟屋頂層結構平面圖)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