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再沁
藝術類\水墨畫
2007
水墨.紙本
國立臺灣美術館
10600036
作為一個藝術家,倪再沁絕對不是路線單純一門深入的類型。他在創作上的複雜多變,本質上就是性格的反映。對於仕途名位,他從未視之如塵土,但他卻不時嚮往歸隱田園的生活。他寫起評論文章指名道姓直來直往,得罪人是家常便飯,可是他常常以佛家忍讓之道自許,總教導學生輩「是非要溫柔」。他多半喜歡熱鬧,曾數次邀集門生組織結社,或辦刊物或搞活動,一派江湖大老的氣勢,但偶爾他又怕人打擾,怕人多是非多,甚至宣布「閉門不見客」。倪再沁的多重人格與矛盾特質,其實也造就其藝術的開放性與張力。2007年他隨筆完成的小品〈室內風景〉,那近乎「著色」的畫法類似兒童畫,題材亦如兒童畫般簡單清新;明亮的室內擺上一張圓桌,桌上有三個咖啡杯、花瓶,以及裝食物的盤子,圓桌後方為大面透明玻璃,從屋內可以看到很多片芭蕉樹的綠葉,畫面中雖無人物出現,但洋溢一股恬淡溫馨的下午茶氣息,彷彿三兩好友即將入座,共度悠閒無事的午後時光。與倪再沁著名的黑畫、淡墨積墨、4P怪談、宣紙油畫等系列相比,〈室內風景〉的風格甚至帶有「去繪畫性」的插圖傾向。當倪再沁偶然放下對繪畫語言的追求時,他內心一直嚮往的馬諦斯晚年藝術(Henri Matisse,1869-1954)的和諧愉悅竟自然流露,〈室內風景〉多少有點學習馬諦斯的意味,這也是倪再沁歸隱田園的理想的投射。
出處:倪又安,國立臺灣美術館典藏詮釋資料,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