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慧禪
藝術類\新媒體藝術
2006
藝術微噴、FB無酸相紙
國立臺灣美術館
10100161
擬態在自然選擇過程中不斷完善,許多動物或植物都能因為外形神似其他的物種或生存環境,減少被天敵發現的機率,而獲得保護自己的利益。 出生成長於宜蘭蘇澳的鄉間,童年時嬉戲於田野間,求學與工作都於遠離工作的都會區,作品反映回歸至農村與自然的想像與精神的嚮往,藉由生物自衛本能所衍生出的擬態行為,傳達環境與人的相互影響。
出處:郭慧禪,《青年藝術家作品購藏計畫作品專輯.2012》,臺中:國立臺灣美術館,2013,頁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