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今昔
登錄號:112-00062的圖片(py112-00062na0002t_202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112-00062的圖片(py112-00062na0002t_202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2張
登錄號:112-00062的圖片(py112-00062nd0310t_202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2張
文物分類:器物類\歷史文物
材質:陶
其他:1996
尺寸描述:96x42x6; 96x42x8; 96x42x11;96x46x4; 96x46x2(cm)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今昔》(館藏編號112-00062),為連寶猜1996年創作的陶藝作品。係由連寶猜捐贈予本館典藏。本件作品共由5個部件組合而成,每個部件均以尺寸相同的黑色直式木質方框為底,上有拼接絹印轉寫照片的陶片及仿製排灣族百步蛇與人形紋石板裝飾的陶塑。陶片上的照片為日治時期日本人拍攝的排灣族人照片,以及攝影師鐘永和的作品,內容包括原住民族獵人、龜裂乾涸的大地、蕨類植物、原住民族搗米、摩天大樓、嬰兒、原住民族織布、鋼筋建設等,展現出過去迄今臺灣生活的面貌。正中間的木框下方另塑造一具蹲姿的人形立體塑像,與上方的陶片拼接照片形成鮮明對比,後者展示了高樓林立的現代城市景象。整件作品透過形式上的攝影技術與原住民族石板雕刻藝術的媒材對比,以及內容上對臺灣原住民的傳統生活文化,至現代化過程中的轉變進行了深刻的反思。這樣的對比揭示了文化與時代的變遷,引發觀者對於歷史與身份的思考。
連寶猜(1953-),出生於彰化鹿港。連寶猜畢業於銘傳大學商業設計科,是知名的陶藝家。其雕塑技藝師學於雕塑大師楊英風(1926-1997),而後又向陶藝家邱煥堂(1932-)與林葆家(1915-1991)等人學習。其作品形式以結合陶塑、金屬、木質和油彩等複合材質的人物、動物和神佛塑像而聞名。連寶猜的創作常探討宗教、戰爭、種族、氣候、弱勢團體等社會議題,藉由作品傳達對人性的反思,展現對人文與社會的深切關懷。

館藏編號:112-00062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夜蛾3)的圖片
藏品(桑葚蟹守螺)的圖片
藏品((1,6)鋼架詳圖之二)的圖片
藏品(紅仔珠)的圖片
藏品(綺灰蝶)的圖片
藏品(錳鎂閃石)的圖片
藏品(施工說明書)的圖片
藏品(羊毛絨球蟹)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