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午仔魚
登錄號:112-00170的圖片(wp112-00170na0001t_202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張
僅限公開瀏覽   
文物分類:藝術類\油畫
材質:紙/炭筆
其他:1980-2000
尺寸描述:25.8x40(cm)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午仔魚》(館藏編號112-00170),是張萬傳的速寫作品,係由張萬傳的媳婦黃秋菊女士捐贈予本館典藏。素面速寫紙上,兩隻午仔魚的魚頭微微朝上,魚尾朝下,彷彿正向前游動。畫面上方的午仔魚體型較大,尾部幾乎與下方的魚重疊,與其剪刀狀的魚尾相呼應,構成了整體之字形的構圖。張萬傳以炭筆勾勒出魚身的整體輪廓,細緻描繪了長而厚的魚下巴和大大的魚眼,並通過重複的短弧線描繪魚鰓和魚背,搭配炭筆的暈染技法,增強立體感。午仔魚的眼睛、魚鰓、胸鰭、背部和尾部等細節處,點綴著淡褐色設色,使作品更顯生動。
作品創作年代推測於1980至1990年代之間,屬於張萬傳後期大量描繪魚類海鮮題材的靜物畫之一。
張萬傳(1909-2003),早年曾於石川欽一郎(1871-1945)指導的「臺灣繪畫研究所」(後改名為「臺灣洋畫研究所」習畫。1930年代赴日進修,考進帝國美術學校西畫科,因課程不符期待而辦理退學,後持續至川端畫學校習畫。張萬傳的繪畫風格以狂野、奔放著稱,但他同時也非常注重對物件形體與造型的掌握,尤其在速寫作品中,更能看到他對素描的勤勉練習,對物件肌理和線條的細緻琢磨,這一點在他的魚畫速寫作品中即可見到。與其他題材相比,張萬傳在魚畫創作中的筆觸更顯謹慎,專注於細緻描繪魚的造型特徵,使觀者能清晰辨識出所描繪的魚種。即使在1990年代以後的速寫作品中,他依然能以嫻熟簡練的線條捕捉不同魚種的特徵,使畫中的魚蝦海鮮都栩栩如生,充滿生命力。

館藏編號:112-00170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玉山佛甲草)的圖片
藏品(道光19年11月曹文侯給林東美館之完單執照)的圖片
藏品(陶罐)的圖片
藏品(精神(草書條幅))的圖片
藏品(狗棗獼猴桃)的圖片
藏品(北菲律賓服飾布料)的圖片
藏品(盧山石葦)的圖片
藏品(位置圖,現況圖,圖例,地盤圖,面積計算)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