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藝術類\油畫
材質:紙/炭筆、水彩
其他:1980-2000
尺寸描述:29.8x21.3x0.8(cm)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速寫本II》(館藏編號112-00194),集結了張萬傳晚年的速寫創作,係由張萬傳的媳婦黃秋菊女士捐贈予本館典藏。作品年代約創作於1998年至2000年之間,封面並有張萬傳署名與紀年「CHANG. 万. 1999.12.」,其中兩件作品加註了創作地點,一件標註「於竹東」,一件則標注「天母家」。速寫本內共有12幅速寫作品,主要以魚類素描為主題,也包含對蝦和水果的描繪。其中,張萬傳以圓形水果為主題的作品採用了水彩設色。三個水果於畫面排成斜線,有些呈現俯瞰角度,有些呈現側面角度,並以一葉不規則的綠色葉子,點綴鮮紅的果實,增添畫面的色彩層次與視覺對比。而在魚類作品中,張萬傳則以細黑線條勾勒出物件的大致輪廓,並於周圍施以塗抹暈染手法,營造出明暗對比和立體感。整體速寫本作品簡約的筆觸,展現了張萬傳對物體造型的掌握與熟練的用筆技巧。
張萬傳(1909-2003),早年曾於石川欽一郎指導的「臺灣繪畫研究所」(後改名為「臺灣洋畫研究所」習畫。1930年代赴日,考進帝國美術學校西畫科,因課程不符期待而辦理退學,後持續至川端畫學校習畫。張萬傳的繪畫風格以狂野、奔放著稱,但他同時也非常注重對物件形體與造型的掌握,尤其在速寫作品中,更能看到他對素描的勤勉練習,對物件肌理和線條的細緻琢磨,這一點在他的魚畫速寫作品中即可見到。與其他題材相比,張萬傳在魚畫創作中的筆觸更顯謹慎,專注於細緻描繪魚的造型特徵,使觀者能清晰辨識出所描繪的魚種。即使在1990年代以後的速寫作品中,他依然能以嫻熟簡練的線條捕捉不同魚種的特徵,使畫中的魚蝦海鮮都栩栩如生,充滿生命力。
館藏編號:112-00194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