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炎方佳果
登錄號:112-00216的圖片(cp112-00216na0001c.jpg)(CC BY),第1張,共1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文物分類:藝術類\水墨畫
材質:紙
其他:1987
尺寸描述:46.8x38.2(cm)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炎方佳果》(館藏編號112-00216),為林玉山創作於1987年的設色作品,作品左上落款為「旺來係炎方佳果亦吉祥之物也,丁卯盛夏桃城人玉山」。鈐印白文「玉山」,右下印章為朱文「法無定相」篆印。
畫面三顆鳳梨與三個蓮霧散落於正中央,鳳梨有大、中、小,為此作的主角,果皮的部分運用較深的墨色勾勒,中間填上草綠與橘黃漸層設色,因鳳梨蒂頭較大,運用局部渲染搭配細筆勾勒出鳳梨蒂頭尖刺的質感,墨色運用巧妙。蓮霧則是使用較淡的墨色勾勒輪廓,再配上彩墨局部渲染,六個水果的方向與角度都不同。林玉山運用各種變化的筆墨,寫實地描繪台灣夏天的代表性水果,展現盛夏時節的氣氛。
林玉山(1907-2004),本名林英貴,出身嘉義市,父親經營風雅軒裱畫店(今成仁街),從小因家庭環境關係耳濡目染下學習傳統水墨繪畫。1923年跟隨伊坂旭江學習南畫,並與亦師亦友的陳澄波(1895~1947)一同寫生切磋畫藝,1926年赴日本東京川端畫學校日本畫科學習,除臨稿外,也進行實地寫生創作。1927年以作品《水牛》、《大南門》入選臺展東洋畫部,與陳進(1907~1998)、郭雪湖(1908~2012)並稱「臺展三少年」。創作風格融合了東方傳統繪畫的筆墨韻味與西洋畫的空間感與用色。1951年開始任教於省立師範學院藝術系(今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學系),作育英才無數。在戰後國畫潮流下創作風格改以水墨畫為主,呈現多樣化的繪畫表現。是臺灣非常重要的藝術家之一。

館藏編號:112-00216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辛棄疾青玉案)的圖片
藏品(紅彩蝦紋碟)的圖片
藏品(斧鋤形器)的圖片
藏品(林海音夫婦合照1)的圖片
藏品(擬芨瓦葦)的圖片
藏品(方形大額蟹)的圖片
藏品(一九三九年(民國二十八年)九月份各方來電)的圖片
藏品(湯匙)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