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斷橋
登錄號:11201002085的圖片(11201002085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3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11201002085的圖片(11201002085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3張
登錄號:11201002085的圖片(11201002085a_A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11201002085的圖片(11201002085b_A002.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傳統藝術中心/
館藏編號:11201002085
類別:器物類\藝文品
不詳
藏品說明:本件為臺灣傳統糊紙物件小型立體紙偶中的許仙與青蛇(小青)。許仙臉部為粉色帶腮紅,頭戴紅色小生帽,身穿水袖粉色長袍上綴金箔花飾;小青臉部為白色,頭頂梳二圓髻綁一紅帶,身穿綠色長袖上衣、粉色裙及藏青色圍裙,右手上舉左手向下持劍;二個紙偶下方可見削尖的竹片,常見作為插在「銀山」上的物件。斷橋指的是西湖斷橋,位於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點上,在中國民間故事《白蛇傳》中,相傳為白娘子與許仙最初邂逅相會之處。臺灣傳統社會有焚燒糊紙、紙紮物件(又稱為紙路或紙類)的習俗,一般出現在祭神儀式、喜慶節日及弔喪禮儀三種場合。糊紙利用竹篾的柔軟度與韌性,以棉紙條或玻璃紙條等紮綁出骨架,然後運用糊、剪、摺、雕、塑、繪等手法加以整修、裝飾,形成擬真的立體藝術品。其中出嫁的女兒、孫女為父母親人作旬(法事)而糊製金山、銀山(又稱女兒山),以示報答親恩,在金銀山上各插有不同的紙偶作戲齣,讓往生者觀戲,亦增添喪葬儀式的熱鬧及排場。金山上的戲齣多作白蛇故事中的水漫金山寺等,本件藏品即出自其中的許仙與青蛇(小青)二個角色。
已瀏覽清單
藏品(灰色泥質陶環殘件)的圖片
藏品(增建工程建築工程合約)的圖片
藏品(木刻彩繪太子爺)的圖片
藏品(碎屑岩)的圖片
藏品(石鎚)的圖片
藏品(結構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馬桑)的圖片
藏品(大星蕨)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