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虎字碑拓本
登錄號:19580010062的圖片(19580010062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3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19580010062的圖片(19580010062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3張
登錄號:19580010062的圖片(19580010062_A002.jpg)(CC BY-NC),第2張,共3張
登錄號:19580010062的圖片(19580010062_A003.jpg)(CC BY-NC),第3張,共3張
作者:不詳,本館翻攝。
文物分類:器物類\商業財產
主題類別:碑碣拓本
年代:1867~1867
尺寸:寬:90 x 高:156cm
尺寸描述:原碑尺寸(寬):79.00 , 原碑尺寸(高):130.00 , 原碑尺寸(厚):0.00
取得方式:採拓
藏品描述:本物件為西元1867年(同治6年)虎字碑拓本,為摩崖石刻的形式,碑額陽刻祥雲湧日紋飾,邊框陽刻花草紋飾,正文僅草書陰刻斗大「虎」字,落款署名「臺鎮使者劉明燈書」及鈐印二枚,係臺灣總兵劉明燈題立。
劉明燈北巡臺灣,登入草嶺時,正值初冬時節,遇到濃霧瀰漫難辨方向,又聽聞此地時起蠻煙瘴霧,危害過往旅客,於是題刻「雄鎮蠻煙」四大字,用以平伏瘴厲。並取「雲從龍,風從虎」的意義,書草體「虎」字,命屬下刻於稜頂處巨石上,用以鎮邪止煞、消弭風害。
淡蘭古道為清代商旅往來台北、宜蘭之間的必經通道,淡就是淡水廳,以艋舺為其起點;蘭是噶瑪蘭廳,貫通山區的這條道路即稱為「淡蘭古道」。由艋舺前往噶瑪蘭,必須經過三貂嶺與草嶺兩座山脈,因此,淡蘭古道又分為「三貂古道」和「草嶺古道」二段古道。淡蘭古道沿途設有隘寮(募集壯丁防衛原住民侵犯的哨站)、遞舖(傳遞信件貨物的轉接站)驛站,行旅往來期間得以受到保護。因此,清代時期從台北到宜蘭,皆以淡蘭古道為主要通道。
劉明燈於西元1868年(同治7年)另題立一件「虎」字碑,座落於今北宜公路最高點的石牌仔,西元1961年左右(民國50年),國軍拓寬北宜公路時,將這塊古碑移至今國防部後備司令部博愛園區保存。直到西元2005年左右(民國94年)虎字碑回歸坪林,放於坪林茶業博物館,同時複製一塊虎字碑放置於北宜公路石牌仔原址。

登錄號:19580010062

典藏單位:國史館臺灣文獻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飯島製衡所上皿天平枰組合)的圖片
藏品(寶島玉葉金花)的圖片
藏品(寡孔菌屬)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陶製龜紋製粿模具)的圖片
藏品(二、三樓平面圖 1/100)的圖片
藏品(手耙輪)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