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小口鑄瓶
登錄號:199606008的圖片(199606008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8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199606008的圖片(199606008_A001.jpg)(CC BY-NC),第1張,共8張
登錄號:199606008的圖片(199606008_A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8張
登錄號:199606008的圖片(199606008_A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8張
登錄號:199606008的圖片(199606008_A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8張
登錄號:199606008的圖片(199606008_A005.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8張
登錄號:199606008的圖片(199606008_A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8張
登錄號:199606008的圖片(199606008_A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8張
登錄號:199606008的圖片(199606008_A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8張
作者:唐永哲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銅
尺寸:高:13 x 直徑:21cm
重量:0
主要技法:精密脫臘鑄造技術
作品描述:  本件為臺灣知名傑出藝師唐永哲作品。藝師以銅鑄小口天球瓶之造型設計,瓶面以古代傳統「採桑圖」紋飾,以浮雕圖案創造視覺之美;以精密脫蠟鑄造法,使短頸小口之球瓶,達到中空與一體成形的效果。
  「脫蠟鑄造法」又稱「失蠟法」,中國古代在青銅器鑄造上已經使用,且留下一些名器。其製作方法首先用蠟料雕出要鑄的產品蠟型,然後往蠟型外反覆多次噴砂製作型殻,加熱,蠟遇熱融化流失,將型殼燒結,再向型殼內倒入融化的金屬液進行鑄造,冷卻後敲掉型殼,即得到蠟型形狀一模一樣鑄造産品。
  中國傳統古代農村生活,注重種植稻麥桑麻,桑陌廣濶,桑椹可食可醬可酒,桑葉可藥可茶可養蠶,養蠶可以紡絲織錦,是傳統珍貴高尚的綾羅綢緞來源。因此「採桑圖」便是數千年來農村的景象。
  本件作品,造型精美,既具文化性,也涵鄉土情懷。(詮釋委員:簡榮聰)

館藏編號:199606008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平衡錘窗構件一組)的圖片
藏品(柯旗化日文文章〈哀悼楊逵逝世〉手稿)的圖片
藏品(推薦高雄市長候選簽名簿)的圖片
藏品(紳士愛美人)的圖片
藏品(醬色雕刻填漆原住民圖紋方盤)的圖片
藏品(護腳布)的圖片
藏品(昭和十八年邱從德繳納昭和十七年度臺中州山林會耕地防風林負擔金領收證明)的圖片
藏品(義乳)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