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陶壺
登錄號:19960200030的圖片(19960200030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4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19960200030的圖片(19960200030_0001.JPG)(CC BY-NC),第1張,共4張
登錄號:19960200030的圖片(19960200030_0002.jpg)(CC BY-NC),第2張,共4張
登錄號:19960200030的圖片(19960200030_0003.jpg)(CC BY-NC),第3張,共4張
登錄號:19960200030的圖片(19960200030_0004.jpg)(CC BY-NC),第4張,共4張
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黑色陶壺,無蓋,短直頸,口部外張但已缺失大半,壺體呈球形,略無肩腹之分,無耳或把,圓形矮圈足。腹壁極薄。壺腹約二分之一高度處有一大塊凹損。表面無紋飾,似有沾附物及剝落。壺底疑似有火燒痕跡。陶壺與琉璃珠、青銅刀合稱為排灣族物質文化中的三寶,其中古陶壺被視為祖靈寄居在人家之處,與祖先來源、頭目的特權、通婚、貴族階級的承襲與延續等息息相關,形成排灣族特殊的陶壺傳統。陶壺依用途又可分成祭祀占卜,作為聘禮,儲存種子、食物或琉璃珠等。傳統社會裡通常只有頭目才可擁有陶壺,其數量多寡與品質好壞,象徵頭目家族的財富地位。但隨著時代進步,陶壺如今已非貴族專利。現存的古陶壺是由祖先代代相傳下來,數量有限,十分稀有珍貴。排灣族製陶技術本已失傳許久,不過當代部落中有族人透過研究、模仿、學習其他尚在製陶族群的製陶方式,重新開始製作陶壺,使製陶技術與相關文化再現生機。

館藏編號:19960200030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1953年南極大帝轎簾)的圖片
藏品(螳螂椅)的圖片
藏品(環狀玦形耳飾)的圖片
藏品(同治四年鄭利吉等立給過圳路字)的圖片
藏品(民國49年張子敬解除召集證明書)的圖片
藏品(布袋戲偶頭)的圖片
藏品(腎形腎島衣)的圖片
藏品(石矛)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