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畚箕為傳統的農業用具,係整理穀物所使用的編器,主要用於曬場上盛裝穀子之用,係由漢人社會傳入。畚箕常見以斜紋編法製作而成,大多使用藤、竹篾材質,其形制為二向形,即器身與底折呈現兩面不同的方向,類似於鏟狀器。本件畚箕典藏品的編織方式以常見的緻密斜紋編織法完成,在編織過程中混編尼龍織帶呈現爻字形線條,或為之後的修補痕跡。邊緣收編以粗藤條剖半後採夾條二次相交縫邊法完成。開口處另以鐵絲固定一片長條形金屬片,做鏟頭使用。畚箕為農業社會常見的用具,於稻穗脫穗後,穀粒需要藉由日光照射去除多餘水分,畚箕為曬穀製程中盛裝穀粒的用具。
館藏編號:1997030003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