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鋁製雙耳碗斗
登錄號:2001.001.0167的圖片(20010010167_I005.jpg),第1張,共10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1.001.0167的圖片(20010010167_I005.jpg),第1張,共10張
登錄號:2001.001.0167的圖片(20010010167_P001.tif)(CC BY),第2張,共10張
登錄號:2001.001.0167的圖片(20010010167_P002.tif)(CC BY),第3張,共10張
登錄號:2001.001.0167的圖片(20010010167_P003.tif)(CC BY),第4張,共10張
登錄號:2001.001.0167的圖片(20010010167_P004.tif)(CC BY),第5張,共10張
登錄號:2001.001.0167的圖片(20010010167_I001.jpg),第6張,共10張
登錄號:2001.001.0167的圖片(20010010167_I002.jpg),第7張,共10張
登錄號:2001.001.0167的圖片(20010010167_I003.jpg),第8張,共10張
登錄號:2001.001.0167的圖片(20010010167_I004.jpg),第9張,共10張
登錄號:2001.001.0167的圖片(20010010167_I006.jpg),第10張,共10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1.001.0167

尺寸:41.3 x 33.4 x 16.1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其他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洗碗槽、鋁製品、水桶
文物描述:此件雙耳碗斗由鋁金屬製成,「碗斗」為閩南語,是用來盛裝碗盤加以清洗的桶子,為臺灣早期常見的民生用品。此件藏品形制為敞口,斜壁,平底,器身上寬下窄,呈倒梯形筒狀,口沿二側釘有弧形提耳,便於使用時以雙手提起搬運,口沿及桶底內捲收邊,防止刮傷使用者。此碗斗桶底一側凹陷,口部略微變形,桶心有三個釘痕,桶底內外皆可見氧化鏽斑,表面也有許多刮痕,可見使用之頻繁。
參考資料:碗斗,臺灣閩南語常用辭典,教育部,https://twblg.dict.edu.tw/holodict_new/result_detail.jsp?n_no=9813&source=10&level1=12&level2=98&level3=0&curpage=0&sample=0&radiobutton=0&querytarget=0&limit=1&pagenum=0&rowcount=0&cattype=1。2020/6/17瀏覽。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08/28
已瀏覽清單
藏品(光緒十四年臺灣布政使司掣給田主林本堂丈單(彰字1165號))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多摺蘚屬)的圖片
藏品(決鬥惡虎嶺)的圖片
藏品(祭祀用具-香筒)的圖片
藏品(皺蟹守螺)的圖片
藏品(道光一年四月蔴踏崙庄紀于生借單)的圖片
藏品(左門柱(步口牌樓面中港入口左側))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