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灣高雄神社
登錄號:2001.008.0572的圖片(20010080572_I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1.008.0572的圖片(20010080572_I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0572的圖片(20010080572_P001.tif)(CC BY),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0572的圖片(20010080572_P002.tif)(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1.008.0572的圖片(20010080572_I002.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1.008.0572

尺寸:14 x 9cm
歷史分期: 1926-1945(日本時代-昭和時期)
準確日期:1938/10/07~1938/10/07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名勝史蹟,建築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繪葉書、觀光、旅行、建築、宗教、神道教、能久親王
文物描述:1. 本物件為以高雄神社為主題的明信片。正面為高雄神社的黑白照,階梯上面為鳥居,左右兩方各有一駿馬像,步道兩旁為石燈龍,照片正中可見第二座鳥居及正殿。照片左下角有「昭和十三年十月七日地帶模第二六一號.高雄要塞司令部許可濟」字樣,明信片右方有「神々しき極み」字樣,右下方印有「高雄市、壽山の中腹にあり、大物主神、崇德天皇、能久親王の三柱を奉祀す。寫真はその神々しき宮內の聖觀である」(位於高雄壽山山區,奉祀大物主神、崇德天皇與能久親王。這張照片是神社內的神聖景色)、「臺灣高雄.高雄神社」,左下方則有以英文草寫印成的「Frant of Takaa Shrine, Takaa.」字樣。明信片背後右上角為郵票黏貼處,右方印有「郵便はがき」字樣,上方印有「CARTE POSTALE」、「TRADE MARK」、「This space for message」、「This space for address」字樣。
2. 神社於臺灣的興建,於西元1936至1940年間最為盛行,與殖民政府想透徹的進行皇民化運動有關。 高雄神社其前身為1910年建立的打狗金刀比羅神社,1920年時配合神社新殿營造,加入祭祀北白川宮親王,改稱為高雄神社,並於1932年列為縣社。現址為高雄市忠烈祠。
參考資料:1.陳國彥,2007。日治時期臺灣地區神社的空間特性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博士論文。
2.高雄神社造營奉賛會,1930。高雄神社造營誌,頁:7-9。不詳:高雄神社造營奉賛會。
3.片山清夫,1936。皇紀二五九六年五月版 大高雄建設論と市の現勢,頁:361。高雄市:南海時報社高雄支局。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18/09/20
已瀏覽清單
藏品(臺灣總督府殖產局製〈五萬分之一白沙屯地質圖〉)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1305))的圖片
藏品(靜靜的河畔)的圖片
藏品(朝陽與我們同在)的圖片
藏品(河殼菜蛤(沼蛤))的圖片
藏品(今日世界第227期)的圖片
藏品(石片器)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