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臺北生蕃屋本店發行竹筏
登錄號:2001.008.1370的圖片(20010081370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2001.008.1370的圖片(20010081370_I001.jpg)(CC BY),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1.008.1370的圖片(20010081370_I002.jpg)(CC BY),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1.008.1370

尺寸:13.9 x 8.8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明信片,經濟產業,交通運輸
創作者/製造者:臺北生蕃屋本店印行
製造地:臺北
關鍵詞:觀光、旅行、繪葉書、航海帆筏
文物描述:1. 本物件為以臺灣情調為主題之明信片,其正面為竹筏彩色照片,影像中有1艘竹筏航行於水面,橘色的布帆倚靠著較細的竹子,如百葉窗展開,竹筏前後兩端各有1名拿著竹篙的船夫,位於竹筏中間的木製圓筒內,有1名戴著帽子、身穿白色衣服的人坐在其中,影像右上方標註:「20.Teppai (A boat of a bumboo wraft), Formosa.」、「(臺灣情調)竹筏」、「丸竹を筏に組んで其の儘舟に用ゐるもの、臺灣南部の淺海に用ゐられます、漁用のもの可成遠くまで出漁します」(大意為:以一小舟由圓竹組成,主要在臺灣南部的淺海使用,若是漁業用的,則可航行至更遠的地方捕魚。)背面為空白明信片橫式書寫面,以黑色單色印刷,有部分毀損,右上角虛線方框為郵票黏貼處,上方標有「POST CARD」,中央有一條分隔線,並標有「臺北生蕃屋本店印行」。
2. 此類臺灣的竹筏,稱為「航海帆筏」,行駛於海上時,因無法以竹篙進行推進,以及為了防止海浪上筏,因此出現了4個構造:中國式蓬帆、圓筒、中插板,以及略為上彎的筏艏,而中央的圓筒除了用以儲放物品之外,亦可用來載運客人。
參考資料:科技大觀園:臺灣筏的前世與今生,科技部,https://scitechvista.nat.gov.tw/c/sWjE.htm (瀏覽日期:2018/06/29)。
編目者:委託編目-社團法人臺灣歷史學會04
編目日期:2018/09/20
已瀏覽清單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1623))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臺灣嘉義激戰之圖〉版畫)的圖片
藏品(REALISM)的圖片
藏品(未結集作品(詩))的圖片
藏品(中華民國四十四年王其良土地臺帳謄本)的圖片
藏品(平面圖、正面圖)的圖片